索引号: | 02165835-014/2025-8488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8-26 | |
发布单位: | 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 有效性: |
02165835-014/2025-84886
主动公开
2025-08-26
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发布时间: 2025- 08- 26 09: 09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关于2025年8月26日拟对常山县交通运输局浙赣合作省际窗口枢纽站配套工程-服务综合体(南区)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准意见的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告期为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9月1日(5个工作日)。
项目名称:浙赣合作省际窗口枢纽站配套工程-服务综合体(南区)
建设地点:常山县金川街道及同弓乡
建设单位:常山县交通运输局
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98920 ㎡。由主体建筑、室外配套、智慧化建设、桥梁和龙绕溪局部拓宽组成。主体建筑:新建一幢二层服务区综合体大楼,一层为商业用房,二层为其他附属用房。建筑占地面积13959㎡,总建筑面积21071.00 ㎡。 室外配套:绿化面积19784 ㎡,新建469.43 ㎡泵房一座,258.68 ㎡变电所一座,22.22 ㎡垃圾房一座,容量1270KWP及面积2970 ㎡的光伏一体车棚一处。共有停车位304 个,其中充电桩车位98 个。设置下沉式绿地9278 ㎡,两座雨水收集池。 桥梁及龙绕溪拓宽:西侧A 匝道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净宽9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桥;东侧B 匝道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净宽9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桥;人行风雨连廊设计为人行桥,净宽12m,钢结构桥。龙绕溪河道拓宽至40 米,设计北岸河道防护线为228米,南岸河道防护线为344 米,河道右岸设置一条4m 宽步道。智慧化建设:服务区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系统、车辆监测系统、人流监测系统、卫生间监测系统、能耗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评价系统以及机房工程。
公众参与情况:已网上公示项目环评报告文件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业主承诺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要素 | 施工期 | 运营期 | ||
环境保护措施 | 验收要求 | 环境保护措施 | 验收要求 | |
陆生生态 | 明确施工范围和施工期车辆运行路线;临时工程的临时防护措施;临时工程土地复耕;生态恢复等。 | 满足水土保持方案要求 | 主体工程防护措施、生态恢复措施等 | 满足水土保持方案要求 |
水生生态 | 无 | 无 | 无 | 无 |
地表水环境 | 施工废水经沉淀池、隔油池等处理后回用,不直接向龙绕溪排放废水;施工材料堆放场地应远离河道,具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做好用料的合理安排以减少堆放时间;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 满足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要求 | 应加强对桥面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后纳管; | 满足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要求 |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 | 无 | 无 | 无 | 无 |
声环境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高噪声设备的管理,施工期场界四周设置硬质围挡。 | 满足《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加强停车区车辆管理,限制车速,控制鸣笛;水泵、空调外机等机械设备加强检修;建议东侧靠近敏感点控制建筑距离,在场界四周布置绿化(如种植乔木等)。 | 敏感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项目场界满足《社会生活噪声环境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相应标准 |
振动 | 无 | 无 | 无 | 无 |
大气环境 | 施工现场洒水降尘,保证车辆清洗,渣土车辆表面覆盖等 |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安装油烟废气净化设备。 | 油烟废气处理效率达到85%以上 |
固体废物 | 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根据水保方案,本工程施工期无余方产生。 | 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 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危险废物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处理率100% |
联系人: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联系电话:0570-5663796、5015431
通讯地址:常山县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