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30/2025-837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4 | |
发布单位: | 常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 | 有效性: |
02165835-030/2025-83745
主动公开
2025-07-14
常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4 09:52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常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常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建为统领,抓实“新三公改革”,统筹推进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安全维稳等重点工作,提升机关运行保障效能。今年,“新三公”改革做法写入全省第一部专门规范机关运行保障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机关运行保障工作条例》,为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今年工作收官情况
(一)筑牢思想,抓好干部教育。一是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纪学习教育有关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序开展专题党课3次、开设专题读书班5次、组织集中自学13次,实地走访调研1次。二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2次,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7次,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33人。针对“四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谈话、签订廉洁承诺书,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抓实党建工作。配齐配强工作力量,顺利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主题党日活动与“三会一课”制度,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自觉。今年6月,常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退休党支部获评省第四批规范化离退休干部党支部;7月,中共常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机关总支部委员会被评为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聚焦改革,推进“新三公”改革。一是聚焦“实践”扩大影响。今年以来,公务餐一卡通跨区支付功能项目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圆满验收;公物仓应用在浙江省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验收中获得“优秀”成绩,借用、设置虚拟仓等功能已建设完毕;数字公车“整体智治”顺利通过第二批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单位验收工作。二是聚焦“系统”迭代升级。推进公物仓资产调剂工作,加强与资产云技术公司的沟通对接,确定系统优化方案,待3.0系统完善后即可投入试运行;公务拼车系统迭代升级已完成自主拼车、拼车回程、回程记录模块的建设,正式投入试运行。三是聚焦“公务运行”节本降耗。“新三公”改革运行以来,乡镇(街道)公务接待费用较改革前下降87.9%,县内跨区就餐9.7万余人(次);公物仓共调剂划拨资产7498件,节约采购资金863余万元;公务用车平台车辆周转率同比增加27.45%,公车出行均次费用下降30.94%,节约出行成本23万余元。2024年共计接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衢州市消防大队、赣州市、瑞安市、长兴县等地机关事务部门来常考察交流8批(次)。省财政厅高度肯定公物仓建设,到实地现场对接升级事项。
(三)注重细节,提升事务服务效能。一是高效做好接待服务。完成各项重大赛事会务服务、重要领导及嘉宾来常等接待和服务保障工作。今年以来,接待上级领导、各类客商770余批(次),完成重要接待15批(次)。建立接待工作宿舍物品摆放标准和接待物品使用清单,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二是有序推进公务用车。公车平台累计保障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现场经验交流会活动、全省林改现场会、共建桥头堡·衢州人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及日常公务用车1.1万余次。严控用车指标,及时对超出正常使用经费的单位发送用车指标预警信息207次。常态化开展公务车辆更新,完成处置11辆、更新9辆应急保障用车。三是坚持食堂优质服务。坚持优质服务,今年以来共保障县政府、江滨食堂就餐人次22万余人(次),顺利承接公务接待70余批(次)。不断丰富食堂菜品,新增特色面点,中晚餐推出水煮菜、煮档、小炒菜,保障不同类型用餐需求。
(四)规范有序,精准高效做好管理。一是做好办公用房管理。今年共受理办公用房维修改造申请38宗,受理租用办公用房3宗,总金额达1113.85万余元,完成各部门资产采购审批254次,按要求顺利完成办公资产调剂物资67批次,全年共开展政府大楼零星修补350余次,做好县委宣传部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社工部等3处办公用房调剂。完成县政府会议楼、县政府综合楼屋面防水改造等项目、空调维修改造工程。二是落实安全维稳防线。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结合“金管家·护佑平安”安保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完成消防、反恐等安全演练3次。强化安保队伍岗位履职,与公安、信访、政法委、治理中心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建立联动机制,参与引导个访、群访事件186起、478人(次),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三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严格落实食堂做好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工作,每日建立垃圾分类清运台账,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依托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积极做好2024年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五)服务大局,探索共同富裕新举措。一是助力农民增收。以机关食堂采购为平台,采购农户种植的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190余批次,累计5.8万余元。在芳村镇、新昌乡西源村开设助农增收农副产品展销会,售卖土特产,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激发农民种植多样化动能,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协助“浙好淘”顺利开业。发挥机关事务工作优势,突破资源瓶颈,与省局下属企业浙江好淘供应链有限公司合作,在江滨行政楼食堂设置门店,推广销售“一份常礼”、山区26县土特产等,门店营业额达85.32万元。三是打造公务接待窗口。将公务接待作为宣传推介常山的“第一窗口”,通过接待手册印制、考察路线安排等方式,充分融合展示常山三宝、中国好味·鲜辣常山、百县千碗、一份常礼等地域特色,全面推介常山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等,大力宣传推介常山,持续树好常山形象、讲好常山故事。四是积极对接推广。推进“一份常礼”新系列产品、胡柚汁、宋柚汁、胡柚膏、猴头菇饼干等特色农产品进省政府食堂超市,同时推进常山胡柚树进省政府大院,移栽种植胡柚树12棵。赴杭州市、青田县政府食堂,推广“一份常礼”农特产。
二、明年及十五五期间的谋划打算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新三公”改革升级。进一步推进机关运行保障现代化先行,不断推动“新三公”迭代升级,加强与省、市对接,扩大“新三公”数据样本,推进“公务拼车”在全市推广,扩大数据样本,为全省推广奠定基础,争取早日列入国管局试点。同时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三公”在其他领域的作用与成效,深入挖掘“新三公”在打造清廉机关上的新作用,真正做到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落到实处。
(二)落实标准化建设,探索机关运行保障规范化。以党建为核心探索建立“金管家”运行规范机制,持续做好公房管理、公务拼车、公务接待、公物仓、公务餐、安全管理、物业管理等机关运行保障领域,开展法治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机关运行保障规范化运行,提升中心服务保障水平。继续抓好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审批实施和办公用房信息登记和调配工作,强化资产日常管理。
(三)紧扣共富主旋律,力促农民增收长效化。充分发挥机关食堂渠道优势,搭建农产品供需对接桥梁,创新开展系列助农活动。深度挖掘本地优质农产品资源,通过定向采购、农超对接等多元形式,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稳定农民增收渠道,形成机关助力乡村振兴、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助力共富愿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四)践行绿色发展观,深挖资源利用高效化。高质量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任务,加大力度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光瓶行动、绿色食堂等工作指导,从办公环境的打造入手,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环保办公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同时,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让干部职工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三、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持续扩大常山胡柚产业的扶持力度。
(一)着眼品牌建设,突显产品辨识度。着眼于统一品牌视觉形象,系统整合胡柚、香柚、油茶等地方特色元素,精心设计独具辨识度的品牌标识,将其巧妙融入产品包装盒、宣传海报、线上店铺页面等多元宣传载体。在包装风格上,兼顾传统民俗韵味与现代审美潮流,突出地方文化底蕴与产品特质,打造风格鲜明、过目难忘的“常山胡柚”系列包装,让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能一眼识别,快速建立品牌印象,助力常山胡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借力科技赋能,增强市场信任度。充分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手段,为每件胡柚产品赋予专属“身份证”。搭建全流程追溯系统,从种苗选育的优质基因把控,到种植环节施肥、用药的精准记录,再到采摘、加工精细工艺留存,以及仓储环境参数、运输轨迹追踪,所有环节信息实时、完整录入。消费者仅需扫码,便能清晰知晓产品“前世今生”,以透明化信息展示消除品质顾虑,构筑坚实信任壁垒,提升市场认可度与美誉度,拓宽销售半径。
(三)深化产业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引导胡柚产业上下游企业深度协作,组建产业联盟或合作社。在上游种植端,强化种苗研发、种植技术培训共享,统一标准规范,保障果实品质稳定且优质;中游加工环节,鼓励企业研发多元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开发胡柚汁、胡柚精油、胡柚保健品等;下游销售端,整合物流、电商、实体商超等渠道资源,协同发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形成产业闭环优势,全方位提升常山胡柚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