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2165835-014/2025-8184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3-27
发布单位: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02165835-014/2025-8184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5-03-27

  • 发布单位: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7 15:36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执法监管,筑牢生态法治防护网

一是开展专项执法。结合绿剑零点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等执法行动,强化重点园区的巡查检查力度,全力防范和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发生。2024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1起,罚款金额399万元。深化联合执法依托公检法环联合办公机制,全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于重大、疑难等案件提前邀请公安、检察院等介入,对案件全流程进行专业指导。2024年,对不履行行政处罚的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7起,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起,涉刑事案件1起。是加深环境安全监管。全力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督促85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23家企业完成应急演练依托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每日开展在线数据网上巡查工作,2024年共完成158条省级超标信息核查和77条市级在线超标问题交办整改。

(二)聚焦问题整改,推动环境治理升级

一是加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七张问题清单为抓手,通过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等,主动发现辖区内各类问题线索,并纳入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管理,督促完成整改。2024年,被采纳省级问题3个、市级问题29二是高通过第三轮央督高质量办理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并强化信访问题边督边改和举一反三。本轮督察,共交办我县信访件21.77件,为全市各县(市、区)中最少,比前两轮分别下降24.9%19.4%,现已全部上报办结。其中,《浙江卫视》、《浙江日报》对我县餐饮油烟信访件边督边改情况进行正面报道。三是全力化解信访投诉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信访投诉问题按片区派遣专人负责处理信访投诉,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共接到环境信访举报134件,比2023年同期(141件)下降5%,处理率达100%,满意率达100%

(三)优化服务质量,激发生态治理活力

一是提高审批效率。深化落实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发布改革扩面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降级审批(备案)。2024年,完成环境影响报告初审3个,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9个,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35个(含2个降级),登记表备案项目59改革区域内降级项目30个(其中由报告书降级为报告表审批2个,由报告表简化为登记表承诺备案28个)。二是引入专业力量。2024组织辖区内100余家企业开展3环保培训工作指导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主体责任落实专会诊制度,引入环科院、衢州环境医院等第三方技术力量,共邀请专家50余次、投入专家咨询费用30余万元对企业环境问题、污染治理措施等进行把脉开方,借力提升生态治理实效三是落实全面普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通过开展·五环境日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活动,强化环保普法宣传2024年以来,发放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000册,组织线上线下参观环保设施2通过市局微信公众号定期开展以案释法,切实增强企业守法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形势日益严峻,在执法中涉及自然保护地大生态领域、新化学品领域等,执法人员对新领域的业务知识相对缺乏,导致在办理部分违法案件存在工作短板。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不断筑牢法治基石

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自觉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2024年未有违法情况发生。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开展以案释法、入企开展宣传活动等,及时解读政策法规,切实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组织干部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参加轮训率达100%,全局执证率达95%,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二)持续优化法治环境

着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于重大、疑难等案件提前邀请公安、检察院等介入,进一步规范涉刑案件办理,2024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1起,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起,涉刑事案件1起。坚持刚柔并济,推行实施柔性执法监管制度,对违法情节轻微、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企业,实行轻微免罚首违免罚,今年以来,对11家企业不予处罚,免处罚款20余万元。持续开展绿剑2024”“双随机等专项执法行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多元化路径,完成全市首例危废领域碳汇认购替代修复案。
    (三)切实提升法治能力

聚焦执法能力提升,积极派员参加执法轮训和行政处罚案卷交叉评查、交叉执法等活动,通过各类实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调整《环境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制度》,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案件研讨,不断强化队伍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积极应对行政复议诉讼新常态,狠抓行政复议与应诉规范化建设,20243起诉讼案件均无败诉。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执法监管

结合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绿剑专项执法等行动,加强环境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深化环保e企管等系统应用,积极推进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仪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实操演练,通过科技练兵和实践强兵,提升行政执法监管数字化水平,持续助力生态环境执法提质增效

(二)加强为民服务

提升信访调处质量,规范信访调处方法,确保处理过程中能够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反馈,提高群众满意率;开展企业环保咨询日专家会诊”“送法入企等活动,将普法与服务相结合,精准施策为企业解决难题。

(三)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现有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培养专业法律人员,为依法行政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积极派员参加执法轮训和案卷交叉评查、交叉执法等活动,不断强化执法规范化和队伍依法行政水平。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20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