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49/2025-0024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01-13 | |
发布单位: | 常山县辉埠镇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02165835-049/2025-00243
主动公开
2025-01-13
常山县辉埠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 01- 13 17: 27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一、2024年执法工作总体情况
(一)党建引领、激浊扬清,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紧握理论学习提素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三衢蓝管家”党建品牌,制定执法队理论学习计划,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基层党员的必修课。每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开展书记上党课,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党风廉政教育学习活动,扎实推进党支部落实理论实践。截至目前共开展党政理论学习20余次,组织党员赴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学习2次。二是狠抓勤政创清廉。2024年初,执法队成功创成浙江省“枫桥式”执法队。在此基础上,今年也积极参与市级清廉执法队申报,设立“清风拂灰,廉动三衢”的清廉品牌理念,聚焦党建“引廉”、教育“固廉”、改革“促廉”、监督“考廉”,激发行政执法“廉动力”。同时开展专项监督、廉政谈话、案件质量评查等举措,有效防控办案廉政风险,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清风执法队伍。三是保障营商环境促引领。用好执法联企机制,结合“综合查一次”的联查机制构建“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执法新格局。同时在镇项目集聚区中心点位试点建设执法助企联络站,让执法人员围着企业项目走,对涉企案情快速受理、快速处置、快速查办、快速挽损,实现对辖区企业的“专业性精准服务”“体系化联动服务”“闭环式全程服务”,今年以来,依托执法助企联络站,辉埠辖区共查处涉企案件7起,涉企案情同比下降42%,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执法规范、以考促学,提升综合执法效能。一是理论知识持续提升。执法队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个人学习+集中考试”业务学习平台,熟悉法律条文在执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行政执法法律风险防范处理,以考促学、以学促用,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累计参加法律知识测试5场次、法律知识培训及案件办理经验分享20余次,辉埠执法队考试总成绩排名均名列前茅。全体队员积极参加县综合执法局以及辉埠镇相关行政执法诉讼案件庭审,庭后进行分析总结、汲取经验,反思在办案过程中是否也会存在疏忽漏洞或明显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确保案件办理合理合法合规。二是办案能力显著增强。辉埠执法队在每周一召开案件讨论会,对准备立案的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对现存的疑难杂案进行剖析拆解,以便对后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判完善案件。针对办结案件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法规科每月随机抽选1个案件进行案件评查并在11个中队中进行排名,确保案件办理结果的合法与公正,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截至目前,共组织案件讨论会15次,开展案卷交叉互评活动7次。已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9起,其中,一般程序64件,简易程序55件。三是普法力度不断拓展。坚持“用文化浸润人,用法治教育人”理念,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讲解、“典型案例”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将一条条晦涩法条转为群众身边一个个真实案例,做到“宣传一处,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全面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打造浓厚的普法氛围。截至目前,执法队员对辖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走访宣传达70余次;前往宋畈村、石姆岭村等8个村开展座谈式普法,向村民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法规,减少群众盲区,保护群众利益。
(三)常态管理、确保长效,着力保障重点工作。一是执法巡查常态开展。制定执法队应急值班制度,每日安排队员在辖区内巡查围绕户外露天焚烧、工地扬尘以及河道非法捕捞、非法占地等高频易发的重点工作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查共计800余次,出动巡查人员3500余人次。二是重点工作专项落实。对于高发的秸秆焚烧情况,及时成立秸秆焚烧专项整治指挥部,确立《辉埠镇露天焚烧管控办法》,通过“网格巡查+定点蹲守+平台监测+日常督察”相结合的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切实巩固提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汲取各地燃气事故教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对于辖区内的饭店、农家乐及民宿开展油气混用专项检查,发现12家次油气混用情况均现场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商家限期整改,目前均已整改到位。三是部门协作联合执法。为加强部门和乡镇之间执法配合,提升管理能力,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例如扬尘污染问题,定期联合县渣土办、县执法局规建中队、开发区等单位对辖区内在建工地进行联合检查,要求施工工地按主管部门要求安装相关防尘设备,对所有驶出工地的渣土运输车辆进行冲洗,确保车身干净,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对于路面扬尘污染,联合交警、交通开展联合检查。截至目前,今年共办理未密闭污染路面类案件12件,均已处罚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执法人员配备不足。辉埠执法队辐射何家乡,现有4名在编,2名执法辅助,在完成日常巡查和案件办理中还承接了大量其他工作,还要负责辐射乡镇的一些疑难工作的前期整治和劝阻工作,队员工作压力较大,难以沉下心钻研业务,导致队员的流动性特别强,不利于队伍管理和梯队发展。
(二)人员综合能力不一。综合执法队伍需要处理多种领域的执法事务,队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通常各不相同,未接触过的领域就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培训难度大:由于涉及多个领域的执法知识和技能,对队员进行全面、深入培训的难度较大。包括需要协调不同领域的专家来授课,且要确保队员能够有效吸收不同专业的知识。
(三)执法协调存在壁垒。部门间协同难:虽然是一支队伍执法,但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他未纳入综合执法的部门进行协同。例如,在处理一些跨区域、跨部门的复杂案件时,与其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成本较高。主管部门与基层执法队的协同配合也不够顺畅,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比如资规、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规章,条线上的部门知道,基层执法人员并不了解,也无法接受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影响执法效果。部门向乡镇移交案件线索时,存在前期调查、证据线索不充分的情况,且都未沟通直接线上移交,容易造成案件接收延迟。
(四)监督考核风险大。监督主体不明:相较于以往单一部门执法时相对明确的监督体系,综合执法后的监督主体可能出现职责不清的情况。例如,很多主管部门在遇到违法违规行为的时候会以其部门无执法权限为由拒绝日常监管。事项整合后,执法局涉及的领域多,要做到面面俱到的管理到位执法到位存在很大难度,但是一旦有投诉举报或者责任倒查,涉及到相关领域的都会牵出综合执法的责任,这也让队员无形中多了一份压力。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从严从优做好基层服务型执法。一是放管结合,践行增值化服务理念。创新实施服务企业“345”执法工作法则,全面发挥行政执法服务、引导、治理价值功能。结合助企联络站的沟通平台,方便企业及时反馈问题提出诉求,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各行各业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内容。推动企业四色分类制度,进一步健全企业信息,对于信用良好且长期无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及时与相关科室和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推荐给予更多便利和支持,如优先享受政府扶持政策等。二是枫桥式调处,化解基层矛盾。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使用“码上执法”和“企呼我应”线上沟通服务平台,方便民众和企业在线查询政策法规、提交投诉建议等,使执法与基层沟通更顺畅高效;同时,推动辉埠片区和宋畈片区平安法治U微站,执法人员进行分片管理,平台接收到相关推送信息后发挥行政调解作用,主动参与片区关于行政类事件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将矛盾纠纷排查在基层、化解在基层。三是强化执法宣传。持续加大学法普法力度,强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条款以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的政策变化执法队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吃透政策和法条,再根据基层和企业情况进行因需施教,按计划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和咨询活动。
(二)从精从细提升集镇街道管理水平。一是为企排忧。加强园区及校园周边市容环境治理,通过堵疏结合方式治理辖区内占道经营的问题。执法兜底保障,确保立行立改,加强日常巡查、定期督导和随机执法检查,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立案查处,维护辖区秩序形成常态化管理。二是为民解难。对群众反应的集镇店铺油烟、流动摊贩等问题,快速相应处置,有诉必接、有诉必查,全面推进“疏导点管理”,实现集镇街道环境秩序全面提升,推动集镇管理更加有序。
(三)从严从实抓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一要加强在建工地管控。抓牢常芳线、常辉线沿线以及相关企业和在建工地,对在建工地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督,督促各在建项目持续强化场地内文明施工管控,做好动土部位降尘、覆盖,规范渣土源头管理,改善工地面貌和施工环境,严格施行施工扬尘防治,提升建设工地文明水平。二要加强秸秆焚烧巡查。开展拉网式巡查,对各个网格详细排查,严防死守,发现火点及时扑灭,切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增设秸秆集置点,建立秸秆回收利用价值秸秆专项收运机制。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管理,加大秸秆焚烧污染的巡查和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