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 09- 09 11: 05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建议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状况也越来越重视。但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会生产出不合格食品,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带来诸多食品安全问题。
一是食品违规生产状况差。少数食品生产加工业主和经营主体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违规使用各种添加剂、食品原材料以次充好、使用临期或过期食材,食品制作加工卫生条件差等情况较普遍,食品质量令人堪忧。
二是流动摊位问题隐患多。县城主城区路段、学校周边有不少流动食品摊贩售卖早餐、夜宵等熟食品,如小够影院门口、县实验小学门口、县第一小学路口等,该类摊位在路边进行制作、加工、售卖,卫生环境较差,且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如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状况如何、食材选用是否安全、食材是否存在过期变质问题等。
三是三无产品健康危害重。校园附近商店销售垃圾食品、三无玩具,出售的糖果、果冻、汽水等食品多数含有色素、糖精等添加剂,且未经杀菌处理就流入市场,给儿童及青少年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
建议市监等相关单位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1.加强重点场所巡检。对县域内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饭店、商超、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点等食品经营个体,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从食品原材料质量、加工制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各环节严格监管,指导商户自查问题,督促进行整改。
2.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组织督促流动摊贩办理相应证照,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和销售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3.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积极宣传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对食品安全的辨别能力,助力全县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持续增强居民的维权意识。
答复意见
关于常山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第4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方彪委员:
您在常山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43号)已收悉。该建议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非常有价值。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与县综合执法局、教育局、天马街道、紫港街道沟通协调,积极行动,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常山县域共有在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6家、食品经营主体584家、餐饮经营主体973家、“三小一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3832家。针对食品违规生产状况差的问题,主要措施为今年以来我局根据《衢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开展县域“阳光小作坊”提升行动。针对流动摊位问题隐患多、室外无照经营等问题,主要措施为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与县综合执法局、各乡镇街道的配合,促使流动摊位规范化经营。针对三无产品健康危害重的问题,主要措施是我局就校园周边,以及农村、城郊等重点区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县域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二、办理情况
1.压实自身责任,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我局以县域4家肉制品生产企业、6家双柚汁生产企业和8家食用油生产企业为重点检查对象,以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生产食品为检查重点,开展执法检查30余次。同时,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为主要内容的“5S”管理模式为要求,对县域食品加工小作坊升级建设开展全面检查指导,去年已成功建设35家,今年在去年35家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再建设16家。
2.强化部门协作,持续开展流动摊位专项检查。因县域大部分流动摊位存在未划定经营区域,无法办理执照的问题,我局通过与综合执法局开展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检查,今年以来综合执法局及各属地乡镇执法队共查办室外无证经营案件36起,其中一般案件21起,简易案件15起。
3.结合上级要求,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今年1月份,我局通过食药安办发布《常山县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常食药安办〔2024〕1号)文件,联合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等单位,协同开展全县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中对校园周边食品店开展全覆盖检查,检查过程中就健康证过期、散装食品无标签等问题进行了相应整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意见和建议,将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继续巩固违规生产专项检查工作。结合生产企业检查、食品小作坊提升等日常工作开展食品各环节监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协调以及网络监管和执法稽查等业务的协调作战能力,对商超、食杂店、餐饮店、网络销售等主体开展全方位检查。
(二)强化协作能力。继续加大与县综合执法局、各乡镇(街道)协调沟通,结合常山县域实际,合理科学的划定流动摊位经营区域,并出台相关文件,结合文件督促流动摊贩办理相应证照,变“无证经营”为“规范经营”,同时严厉打击相关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三)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结合下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品安全进社区等活动,推动“百姓点检”等对民宣传活动的开展,同时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紧抓短视频等新媒体宣传风口,提升常山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力。
再次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