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推动婺剧等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 09- 06 17: 24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建议内容

     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戏曲集“做打念唱”于一体,既是文化艺术,又是体育锻炼,还承载着德育、美育的功能。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在我县浙江的两大非遗戏曲:越剧和婺剧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越剧在有浙西小百花之称的常山越剧团影响下,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的老艺人,培养了一大批戏迷。随着时代的变迁,剧团的解散,这一戏曲文化逐渐被淡忘了,虽然常山还有几个剧团能给老人、老戏迷送戏看,一代代成长的年轻人对传统戏曲文化少有了解、学习的机会,几千年戏曲文化积累下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民族自信来自于文化自信,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需要进一步予以传承与发展。为此建议:
1、形成共识,高度重视。用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抢占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戏曲文化是开展传统文化艺术与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需要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和教育局的共同重视,纳入正常工作予以落实。
2、重视老艺人传承。我县越剧团培养的老艺人都已经退休,大部分的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让他们的技艺得到传承才能更好的延续传统艺术的生命。
3、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戏曲文化教育需要专业的老师,需要配备专业的服装、道具。近些年来,戏曲文化教育是由县戏剧(婺剧)促进会在抓,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部门抓,建议理顺关系,明确主抓部门科室,落实具体工作人员与经费,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答复意见

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戏曲集“做打念唱”于一体,既是文化艺术,又是体育锻炼,还承载着德育、美育的功能。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在我县浙江的两大非遗戏曲:越剧和婺剧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越剧在有浙西小百花之称的常山越剧团影响下,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的老艺人,培养了一大批戏迷。随着时代的变迁,剧团的解散,这一戏曲文化逐渐被淡忘了,虽然常山还有几个剧团能给老人、老戏迷送戏看,一代代成长的年轻人对传统戏曲文化少有了解、学习的机会,几千年戏曲文化积累下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民族自信来自于文化自信,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需要进一步予以传承与发展。为此建议:
1、形成共识,高度重视。用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抢占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戏曲文化是开展传统文化艺术与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需要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和教育局的共同重视,纳入正常工作予以落实。
2、重视老艺人传承。我县越剧团培养的老艺人都已经退休,大部分的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让他们的技艺得到传承才能更好的延续传统艺术的生命。
3、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戏曲文化教育需要专业的老师,需要配备专业的服装、道具。近些年来,戏曲文化教育是由县戏剧(婺剧)促进会在抓,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部门抓,建议理顺关系,明确主抓部门科室,落实具体工作人员与经费,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