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常山县政协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我县中医药产业促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 2024- 09- 06 17: 00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建议内容

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一直在为造福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已被列入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并要求在2025年基本建成中医药强省。

一、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我县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我县地处浙西山区,位于钱塘江源头区域,县域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1.2%,常年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II类水以上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省前列。我县的山区属性决定了我县是中药种植、采摘的风水宝地,存在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2、我县中药产业基础良好。我县已是浙江省中医药示范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如衢枳壳,衢枳壳已经入选浙八味,被广大医生广泛采用,疗效显著,产业初现,可以形成了从种植采摘收购加工销售等一整条完整链条,但是,目前,我县的中医药仍然存在空间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传承创新发现领域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3、我县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我县目前人口老龄化非常明显,农村的老人较多,没有养老金,收入少,心有余,力也有余,而方法不足。将农村和中药发展这两者结合,实现双向奔赴,既符合中医看病的用药需求,也能够促进农村再就业,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小小中药也反哺农村,反哺农民。

二、加强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措施:

1、拓展中药药材范围。除了衢枳壳,其实还有很多的中药都是可以在农村自行采摘并获取收入的,比如葛根,金钱草,蒲公英,白毛夏枯草,垂盆草,三叶青等等。还有一些条件允许下,可自行培养一些适合我县土地地质的中药材,比如灵芝,白及,红豆杉等。这符合农村里山地多的特点,农民们可以就地取材,创造财富。

2、加强中药药材质量。衢枳壳作为我县道地药材之一,近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病人服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可能和衢枳壳发霉,发烂导致质量问题有关。故建议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回收的是鲜品,避开农药期。严格管理农药喷洒,清洗,晒干等流程上的管理,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向上下游延伸,确保金字招牌不被粘灰。

3、增设中药集中采购点。建议在各个乡镇点上,设立专门的中药收购点。一来可以给胡柚种植人群提供专业的指导,二来还可以实地的建议避免农药残留问题。此外该收购点还能扩大其他功能,一些土生土养的没有农药的农作物也可以通过网格点收入到县城的站点进行销售。

4、扩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将广大人民群众卷入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社区农村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下社区下乡活动,学校添加儿童参加农劳和认中药的课程内容,通过趣事种下中医兴趣的种子。

5、推进中药产业产融结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与国内外资本的对接,吸引更多资本投入中医药产业。

总之,我县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正在加速前进,人民群众有奔赴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意愿,而中医药产业又是一个依赖山区地貌的产业,我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一定未来可期,大展中医药蓬勃发展宏图。


答复意见

琚哲明委员:

您在常山县政协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我县中医药产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常山中医药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提案中提出的各项建议措施,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局意见,我局领导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等业务科室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出台政策支持,助推产业多样化

我县接续出台《关于加快常山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振兴(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油茶政策中对林下种植中药材给与2000元/亩的补助;农业政中对中药材新种植20亩以上,给与800元/亩补助。拓展我县中药材种植区域、增加品种多样化。特别是近年来黄精、三叶青、紫苏、覆盆子等中药材面积持续增加。

二、强化品种选育,建设枳壳资源圃

我局制订《关于开展衢枳壳及常山胡柚新一轮良种选育工作的通知》,通过群众普选,太空育种等手段筛选出特殊性状变异单株,如指标成分含量高、苦味足、皮厚、油胞鼓等变异后代新品系;县胡柚研究院承接了浙江省科技厅十四五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课题,课题的开展可以推动衢枳壳药用品种的选育工作;在常山胡柚种苗繁育中心划出一块资源圃,打造专门的“枳壳资源圃”,目前已经收集并保存了枳壳种质资源12份,并与国家柑橘育种中心联合开展无病毒苗木培育。

三、打造道地药园,规范标准化采收

我局每年根据不同物候期发布《关于加强衢枳壳原药材(小青果)采摘与规范化管理的通知》,指导广大柚农合理采收;起草制订《中药材衢枳壳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107-2022),规范衢枳壳生产环节,规定采收时间,干燥方式,储藏要求;依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技术团队项目,开展衢枳壳省力化栽培,在青石镇江家畈村打造了一个核心200亩,辐射1000亩的衢枳壳道地药园。后续将该药园的经验进行宣传推广,计划打造出一批规范化、标准化、高质化的道地药园。

四、提升品牌价值,供应优质衢枳壳

“衢枳壳”是新“浙八味”、“ 衢六味”优质品种,经过10来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枳壳的重要来源,目前市场上1/3的枳壳为衢枳壳,逐步在常山、衢州形成“枳壳”集聚效应,初步在青石、招贤一带形成集中购销点;积极发挥县农产品市场协会、中药材协会作用,将衢枳壳品牌的提升工作纳入到“一份常礼”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中,形成富有常山特色的农产品、原药材品牌,并提供个全国各大药企优质的衢枳壳,开发出不同的衢枳壳为原料的中成药。

五、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融合化

我局联合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国家、省中医药专家到常山开展衢枳壳等道地药材功效宣传,特别是疫情期间,我县邀请省中医药儿科专家王晓鸣拍摄胡柚、衢枳壳相关药用视频在常山发布等媒体上宣传。育才小学、常山一小等学校组织学生到青石衢枳壳中药材中心、常山胡柚种苗繁育中心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增加学生对我县道地药材的认识与兴趣。元坳公司、天道公司在企业种植“百草园”,设置“展示馆”,生动形象的宣传中药材文化。推动我县中药材产业从种植、加工、文化、销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