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 09- 06 16: 32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建议内容
近年来,纱帽山村始终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建设,2017年纱帽山村流转闲置土地建设100余亩精品枇杷园,积极与省农科院对接衍生枇杷产业链。目前开发有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酒等特色产品,特色枇杷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枇杷是秋冬开花、春夏结实的常绿果树,在枇杷开花和幼果期往往要受到冬季冻害的威胁,导致产量不能稳定。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枇杷花期从秋季到冬季有2~3个月的时间,分作几批开放。在遭遇冻害时,冻掉了一批还有另一批,虽说产量不稳定,但只要不是大的冻害年份,总还能保持一定的产量。从品质上看,枇杷头一批花结的果往往最大,品质最好,但枇杷遭受冻害时最脆弱的部位是幼果中的幼胚,所以头一批花在秋季开放,到冬季幼果时最容易受冻。从枇杷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角度来看,虽然枇杷的头一批花在秋季开放,但坐果后迎来的却是冬季的低温。自2019年-2023年间,纱帽山村枇杷因天气冻害导致枇杷减产及颗粒无收的就达三年,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50余万元/年以上。加上枇杷园日常维护、管理等资金投入15万余元,三年冻害间造成村集体经济收入损失200余万元。
采用枇杷设施栽培即建设枇杷大棚,其优点有:
1、枇杷提早成熟:采用设施栽培可以控制设施内的温度,使物候期提前,从而改变了枇杷果实的成熟期,可以调剂果实的淡季市场,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
2、提高枇杷品质:采用设施栽培还可以提高枇杷果实的品质。因为设施栽培可以对设施内的环境进行控制管理,如对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湿度、肥水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控制管理,为果树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生产出高质量的果品。
3、隔断雨水:采用设施栽培可以有效地隔断雨水。这样病虫在繁衍和传播过程就缺少了其所依赖的雨水,减少了病虫的发生,即使有病虫害发生,在下雨期间也可进行正常而有效的防治工作。同时,由于隔断了雨水,许多在下雨期间难以做、而又经常遇到的工作可以正常进行。而这些也保证了果树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4、避开气象灾害:采用设施栽培可以避开气象灾害,如冬季的冻害、早春的倒春寒、花果期间的雨水过多、大风、暴雨、冰雹等,使果树生产稳定且优质。
纱帽山村枇杷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有力保障,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目前枇杷鲜果、枇杷衍生产品等销售渠道已经逐步打开,市场前景大,如何确保纱帽山村枇杷能够得到稳定、优质、高产,眼下关键是采用枇杷设施栽培,即尽快建设枇杷大棚。因此,建议县农业农村局实地勘察,帮助解决纱帽山枇杷大棚建设,推进纱帽山村特色枇杷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答复意见
徐朝斌代表:
您在县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推进纱帽山村特色枇杷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承办人员与您充分沟通,现将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纱帽山生态环境优美,是常山远近闻名的枇杷特色村,已有300多年枇杷种植历史。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纱帽山村围绕“生态纱帽山.休闲枇杷村”的发展目标,实施“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以资金和技术入股受益、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共同打造百亩精品枇杷园,共同分享“纱帽山枇杷”特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已逐渐发展为集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共富产业,每年5月份举办的纱帽山枇杷节,更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枇杷园采摘游玩,枇杷成为纱帽山村民们的致富果。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灾害性天气频发。由于枇杷是秋冬开花、春夏结实的常绿果树,在枇杷开花和幼果期容易受到冬季冻害影响,导致减产绝收等问题,给纱帽山村集体、村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解决冻害问题,您提出建议采用枇杷设施栽培,建设设施大棚来解决。
针对您的议案建议,我单位的解决措施是:
一是谋划申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力争获得上级补助。根据纱帽山村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和大棚设施建设实际需求,经与乡村振兴中心、特产中心、农机化推广中心等科室深入对接分析,结合农业“双强”项目、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上级财政资金补助项目具体要求,建议纱帽山村以村集体名义储备申报2025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要求提前做好项目申报资料准备,储备入库等前期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共富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壮大枇杷产业。一方面充分发挥纱帽山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村民参与壮大枇杷产业的积极性,用好用足闲置土地资源,加快流转本村、周边村低效闲置园地、林地,加快建成规模连片枇杷种植基地。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农科院、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快枇杷优良品种选育、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研究,从源头提高枇杷品质,提高种植效益,激发村民种植枇杷积极性。例如,2023年,纱帽山村借助枇杷优势产业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共富示范单元创建,获得市农林科学院奖补资金6万元。
三是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做好三产融合文章。一方面整合纱帽山村地理生态资源,依托十八弯古道、大坑溪两岸风景线、大坑口水库等自然景观,做好“串点成线”文章,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打造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风景线。另一方面,加强与自然食品等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把枇杷从叶到果、从肉到核全果化利用,开发出品类更丰富的枇杷衍生产品,创新纱帽山枇杷采摘节举办模式,打造网红版农事节庆活动,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进一步打响纱帽山枇杷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