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61/2024-873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9-20 | |
发布单位: | 紫港街道 | 有效性: |
02165835-061/2024-87304
主动公开
2024-09-20
紫港街道
发布时间: 2024- 09- 20 10: 53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紫港街道2024年三季度行政执法研究分析报告
一、执法情况
(一)案件办理。一是深入实施“破零”行动。全面梳理排查紫港街道案件领域,详细梳理出无案源事项、有案源无案件事项清单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挖掘新领域案件。二是全力实施“降频”行动。深入分析本街道近三年案件办理情况,梳理出高频案件清单,针对高频高发案件制定针对性巡查整治方案,加强日常性巡查管控,进一步降低高发违法行为频率。三是紧抓案件办结率。安排专人负责,每周反馈案件办理情况,队内每周督促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优质高效办理案件,加强与街道、局法规科等相关科室对接沟通,全面提升案件办结率。三季度共办理普通程序案件10件,涉及2个领域(建设、生态环境),其中渣土车运输方面办理案件7个,占比70%;乱张贴案件1个,占比10%,焚烧秸秆案1个,占比10%;偷用消防栓用水案件1个,占比10%.办理简易程序案件65个,涉及2个领域(公安、市场监管),其中违规停车案件52件,占比近50%左右,室外无照经营案件7个,占比20%左右,占道经营和私拉电线案件3个,分别占比5%;分别犬类案件7件,占比20%左右。
(二)执法业务。一是坚持专人常态巡查治理。以“乱停乱占、乱堆乱放、乱牵乱挂、乱写乱贴”等易反弹问题为重点,不断细化管理巡查方式,使各类“城市病”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二是坚持突出夜间周末治理。月初制定明确到具体人员和重点地段(广场、公园、商场周边等)的夜间周末值班值守计划并严格贯彻落实,对无证无照摆摊、占道经营、机动车乱停等问题及时发现立即处置。三是不断优化提升工作方式方法。持续优化提升巡查整治各项机制,注重通过抖音、微信、户外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市容环境相关政策措施,提高老百姓自觉维护良好环境的意识。三季度管理日常巡查事项213项,涉及建设、教育、生态环境等21个领域,出动执法巡查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事项132项,事项覆盖率85%。
(三)队伍建设。一是强化作风建设。根据市委、县委统一部署,紫港街道积极响应,开展党史学习、廉政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修养、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廉洁意识,使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增强队了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积极学法用法。根据“大综合一体化”工作要求,执法队员认真学习299项划转至乡镇(街道)的行政处罚事项及相关法律法规,全体执法队员主动参加如综合执法夜校培训、法制擂台赛等活动,自主学习《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并通过测试。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加强基层规范化中队建设的要求,紫港街道执法队组织每日晨会,提高队员见面率,强化了队员的组织性、纪律性,进一步塑造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展现了执法队伍高昂的精神面貌,也为做好执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执法力量。紫港街道实际参与执法在编人员只有7人(办案队员),其中5人执法办案,2人带领编外人员进行日常辖区内环境秩序巡逻整治,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执法力量显得相对不足,部分领域存在执法盲区,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二)执法规范有待提高。在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存在着装不标准、不统一、不主动表明执法身份、执法程序不正确、执法态度粗暴、调查询问笔录模板化等不良现象,不仅影响了城市管理部门形象,更容易引发群众抵触情绪。
(三)执法不够透明。部分执法行动存在不透明的现象,如未及时向公众公布执法结果、未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公示信息不符合规范、存在错别字等现象。这导致公众对执法工作的信任度降低,也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公信力。
三、下步工作举措
(一)强化提级办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优化提级办理制度机制,一些复杂事项案件如违建、盗采矿产资源等按需求及程序提级交由专业执法部门办理,每个季度动态调整提级执法事项。
(二)加强执法培训。针对执法不规范的问题,紫港街道应充分利用早会、周一夜学、外出培训等方式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技能。同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执法过程规范、公正。
(三)规范信息公开。为提升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应积极规范执法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执法结果和执法过程,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建立健全执法记录制度,确保执法过程可追溯、可查询。
(四)加强执法力量建设。针对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紫港街道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治的城市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