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01/2024-872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9-18 | |
发布单位: | 县政府办 | 有效性: |
02165835-001/2024-87261
主动公开
2024-09-18
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 2024- 09- 18 14: 48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推进省委三个“一号工程”,高效率落实省政府“十项重大工程”、市委“10+2”重点工作和县委“八大行动”,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保民生,呈现出“一进两增三稳”的良好态势:
“一进”,就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积极向好。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位居全市第三;社零总额增长20.7%,连续三个月排名全省第一;省“3+10”晾晒指标一档数量全市第2,五档数量为0、全市唯一;市“争先创优”考核半年度指标排名与一季度相比7升7平1降,综合得分从末位提升到第4,可以说,我们顶住了低开压力、呈现了向好势头。
“两增”,首先是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我们坚持做强产业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工业实力再攀新高。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113.2亿元,同比增长6.9%,排名全市第二。其中,珏芯微电子、艾佳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哲丰储能、柚香谷灌装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和热磁、艾佳果蔬等企业增资扩产,“五个一”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64亿元。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新上规企业3家、数量排名全市第1。商贸经济势头强劲。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位居全省第3。大力发展电商经济,4家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草坪村等4个村集体纳入省级电子商务专业村,常山获评全国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同时,与2个县签订365客源互送框架协议,1-6月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增速43.2%,排名全省第3,全市第1。现代农业全链升级。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亩,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3100亩、“双柚”种植面积1.6万亩,超额完成中央油茶奖补项目土地流转任务2.4万亩。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20个,创新推出卸妆油、精华油、身体乳等山茶油产品10余款。“双柚”土特产精品培育入选省级试点、全国产业振兴典型案例,获省委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
其次是项目“破难增速”。强势开展“五破五提”攻坚季活动,聚焦108个重点项目,联动人大、政协等全县各方面力量,召开了16次攻坚协调会,举办了7场项目主题的“经济U讲坛”、2场“项目谋划擂台赛”,十大项目要素保供难题全部清零,流动性评选出9家“红旗单位”、6家“灰旗单位”、表彰3位“攻坚能手”,掀起了大干项目的热潮。一方面,建设全面提速。龙潭水库、天安水库、鑫谷产业园等53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北门历史文化街区等154个项目加速推进。1-7月,全县新建项目开工率达67%,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开工率排名全省第1,大和三期等5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多渠道争取到项目资金27.49亿元,二季度固投增速环比增长150.6%。同时,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分别为88%、99%和78%,三分之一的县级民生实事项目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另一方面,招商不断升温。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月”活动,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精准招商50余次,5大驻外招商组广泛收集招商信息277条,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33.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22.5亿元。
“三稳”,一是创改开“稳健前行”。坚持扬长避短、集成牵引,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创新出亮点。1-5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增长12%,全市第一。高规格启动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县建设,全市率先推行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新模式,协助4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深入推进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实现成果落地85项,惠及企业45家,产值增长超2亿元。成功引进清华大学美育工作站、浙江理工大学常山创意研究院,云创产业园盛大开园。改革有突破。高标准建成1900平米的企服中心,集成涉企服务事项1106项、增值服务事项199项,实现多种诉求一窗办理,胡柚产业服务“一类事”入选全省涉企服务微改革案例库。“生态融资机制”案例入选省“企呼我应”典型案例,全市唯一。同时,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城投集团获山区26县首个BBB-国际评级,四大投全部获评AA级主体信用等级,新设立的常投控股获评AA+级主体信用等级【贷款金额将最大、贷款利率将最优、贷款期限将最长】,目前全县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560.9亿元,同比增长37.65%。开放大提升。衢饶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常山衢饶建设有限公司成功组建,浙西窗口服务区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常慈“产业飞地”持续深化合作,新入驻产业项目4个,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11.3亿元。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会43次,1-6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11.06%。
二是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以大格局、新视野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城乡宜居环境。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高质量实施17个重大城建项目,城乡农贸市场补短工程有序推进,我们编制了《常山县农贸市场布局专项规划》,计划投资3500万元新改建农贸市场4个,其中柚香城预计今年11月完成改造,西门、赵家坪、同弓乡3个区块明年将陆续完工投用。文旅博览中心、公铁路衔接型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完工,文峰西路西延、2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建成惠民,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完成搬迁,北门历史文化街区观澜门遗址公园、文昌阁开门迎客。持续做好城市精细管理,全市城市运行半年度评价排名全市第2。乡村品质不断提升。高标准打造“古渡石镇·诗画山水”“古埠观澜·诗居未来”2个风貌区,田蓬、大处、球川3个自然村通过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验收。统筹开展河湖、管线、光伏等整治行动,累计治理河道5公里、整治屋顶光伏1354户、农村管线20公里,完成单村水站改造30座、农田灌溉设施提升14座。绿水青山成色更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抓好秸秆焚烧、道路扬尘管控,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为近11年最低,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6.9%,排名全市第一。常山港地表水、出境水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高分通过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数量全市最少。
三是民生事业“稳固发展”。坚持不懈办实事、惠民生、保安全,全面擦亮暖的底色、浓厚安的氛围。公共服务优质优享。教育医疗方面,全县重点本科院校上线535人,较去年提升19人,普通类一段上线率达68.17%,连续三年实现清北梦,中考文化平均分提升39分,优秀率提升10.4%。县中医医院“一馆三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创建二甲中医院。建成四省边际规模最大的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现场经验交流会。养老救助方面,新建幸福食堂50家、助餐点22个,覆盖率达82%。创新实施特困人员区域化集中供养,投入2亿元建设四大社会福利中心,实现民办特困机构清零。就业安居方面,举办招聘会38场,新增大学生就业219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368万元,清欠劳资金额2100万元,无讼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制定出台《农民集聚“市域一体使用房票”实施细则》,1225名农民进城安居。文体赛事有声有色。全力筹办省“十八运”(十二残运),少体校完成“三独立”,成功承办省第十届木球锦标赛、四省边际运动会气排球以及市第一届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等大型赛事10场,安置省队退役运动员2人,提前获得省运会赛前金牌2枚。同时,成立常山UUG电子竞技俱乐部,入围全省首支KGL职业参赛队伍。社会大局有规有序。1-7月,全县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因灾伤亡事件“零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0%。特别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年活动后,道路交通亡人数同比下降68.18%,降幅全市第一。创新“命案八防”机制,连续30个月命案零发生,实现平安建设“十九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