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50/2024-8645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8-07 | |
发布单位: | 何家乡 | 有效性: |
02165835-050/2024-86454
主动公开
2024-08-07
何家乡
发布时间:2024-08-07 11:35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干就干好、干到最好”的工作理念,聚焦短板弱项,攻坚难点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2023年工作亮点成效
(一)突出党建政治引领,全面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一是主题教育增强定力。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累计开展集中学习50余次、专题党课20余场,乡班子微调研发现解决问题19个,召开项目谋划比拼、干部交流会、村书记擂台赛,推进“四个专项行动”,检视查摆、党性分析问题600余条,做到检视整改立行立改。二是党建联建激发活力。组建“四片绿叶”党建联建,建成“1+10+N”架构,破解废旧毛竹处置难题。承办“早上好”晨会,央视新闻关注点赞。打造“定阳豆”“富贵竹”“御白茶”等6个共富工坊,吸纳5000余名农户就近就业,年发放工资超7000万元。“富贵竹”共富工坊获评全县首批培育型共富工坊,“银毫凰岗”共富工坊承办全县现场会。三是肃风正气提升战力。制定《何家乡村两委干部三力考核办法》,实行季通报、年排名,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扎实推进青年干部“明德守法 完善自我”专项行动,召开圆桌会等集中活动6场,查摆问题30余个。坚决纠治“三乱”问题,查处村干部承揽工程2件,问责1人。
(二)突出集成改革成效,全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聚零成整,闲资源变活资金。全面构建“1+3+N”工作架构,释放集体土地潜能,目前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面积超75%,盘活利用闲置农房238宗,集中连片流转超200亩打造农业标准地块。二是以点扩面,优存量促扩增量。聚焦“四片绿叶”主产业,深化“两联两带”共富机制,引导青大豆经销商提供种苗、兜底收购,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与明康汇集团合作签订农业订单,已订单出售5万斤冬瓜,促进村集体增收4万元。三是双企联结,纯输血改造活血。创新“双企联建、双农联结”机制,引入国企、民企合作开发乡村旅游,长风村“双资”入股与县农投、和韵文旅成立合资公司,收储租赁村民闲置房屋经营,招募本土村民培训入岗,实现村民、集体“三金”共获益,建成后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三)突出乡域高质发展,全程推进重点项目攻城拔寨。一是重点项目攻坚突破。持续推进黄冈生态配套、赵鼎考古文化2个专项债项目,高标准打造溯源和融馆,10月31日,成功承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浙江专题巡回宣讲(衢州站)现场会。二是招引项目次第花开。引入浙江和韵文旅,开发建设亲子童话度假村,流转闲置林地入市开发茶园杉居酒店,已完成100余亩用地政策处理,收储11户农房并进场改造。积极对接市大花园投资集团,建设“衢海—千亩竹海”共富项目,已完成项目设计。保姆式服务红宝重大招引项目,实现9月入库、10月出数。三是共富项目借船出海。借势山呼海应,何家村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油茶智能化三产融合基地建设项目。依托慈溪结对优势,江湾村打造“何鲜鸡”共富项目,由企业兜底销售,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争取省一事一议奖补资金,5个村抱团建设渔光互补共富项目,建成后将带动集体年增收超百万。
(四)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全链优化民生优享服务能级。一是服务品牌精细化。聚焦一老一小优享品牌,新增3家共享食堂,选址改建何家中心幼儿园,新建婴幼儿照护中心和妇儿驿站。立足美丽健康优享品牌,获浙江省健康乡镇省级样板荣誉称号,创文工作县正面先进典型通报,完成7个村数字赋能垃圾分类建设,全县速度第一。着力档案管理优质优享品牌,整理完善2018年-2022年档案资料,完成数字化档案入册。二是民生实事精益化。完成常文线至璞石路段绿化改造项目,通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迎检评估。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完成江湾村饮用水提升整治,打造江万里广场生态法治研学基地。三是治理创新精准化。创新“何我说”网格议事日机制,村级自治体系逐步成型。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市级“十大领域”信访件2件,“三跨三分离”信访人员成功签订息访协议,案件接访人次同比下降14.5%,平安护航亚运会五色考评荣升绿榜。
二、2024年工作思路目标
(一)聚焦党建统领“主动脉”,夯实固本强基人才驱动力。一是选优育强队伍。坚持严管厚爱,完善干部考评体系,加强青年干部管理培育,实施“朝阳淬金”计划,引导青年干部揭旗领命,到驻村一线“磨”,项目一线“练”,作为评优提拔的重要依据。二是建优筑强堡垒。赋能头雁队伍,力争培育省市兴村治社名师1人。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落实先锋预备队积分制,探索流动党员有效管理机制,实现3A级金钉子党组织全覆盖,5A级零突破。三是引优引强人才。搭建人才培育储备库,每村至少储备2名主职后备人才,搭建平台助力雏雁振翅。建优专家工作站,搭建“两高直通车”,重点招引产业特色人才和紧缺人才。
(二)聚焦产业集群“主方向”,夯续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力。一是培育壮大“四片绿叶”产业。着力破解“四片绿叶”瓶颈问题,延长产业链条,合作豆制品加工、食用笋罐头加工企业,发展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体化经营。二是围绕产业精准招商。锚定种苗培育前端,引入种苗培育植物工厂,谋划申报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投资5000万,建设智慧化大棚、新品育苗基地、仓储物流中心等,建成后可带动亩均增收5万元。三是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抢抓机遇,突出“农二代”人才优势,加大土地连片流转规模,着眼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推进智慧农业跨域混搭。
(三)聚焦项目储能“主引擎”,夯蓄高质发展未来爆发力。一是以文兴业塑造产业势能。重点构建“一域两圈一轴”文旅产业布局,聚焦全域大景区建设,落地溪东碧水两湾、衢海—千亩竹海两大重点文旅项目,依托95联盟大道,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精琢一个特色品牌,打造十里粉黛草、百里常山江、千亩大竹海,实现万民增收致富。二是以引补链积蓄发展动能。持续靠前服务,做好红宝集团招引项目跟踪服务。超前项目谋划,重点招引1个以上投资大、效益高、带动好、高科技的链条项目。三是以建强基叠加经济质能。强化基建配套设施,加快完成黄冈生态配套项目建设,增强招引项目筹码。加快赵鼎考古文化项目建设,完成核心区赵鼎展馆建设,实现与溪东童话小镇的梦幻联动。
(四)聚焦利民惠民“主动仗”,夯固和美乡村生活幸福力。一是全域提升乡村颜值。聚焦美丽常山建设,立足农房管控和农村风貌双提升,加快推进农民集聚券,探索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统筹五四三保洁机制,压实第三方责任,实现时时干净、处处整洁。二是全力打造精品示范。持续深化微改造精提升,全力推进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村和中国古村落建设,高质量建设樊家村省级未来乡村,高起点改造樊莹廉政馆。三是全链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档案建设,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共享食堂、村社养老服务机制。建设南孔书屋、省级乡村博物馆等新型文化空间,积极融入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创建,建设笼式足球场,提升乡镇文化站。
(五)聚焦治理创新“主阵地”,夯筑基层安全风险防控力。一是高水平推进除险保安。全力以赴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扎实做好社区矫正、禁毒、反邪教、反电信诈骗等工作。压实网格主体责任,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靶向突破乡村治理“谁来抓”“抓不实”问题。二是高标准法治示范建设。深化法治文化示范带建设,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资源,建立“平安法治U微站”“亲清助企U微站”建设,推动专业服务开展,增强基层法治能力。三是高效能推进治理创新。继续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何我说”网格议事日制度,强化信访问题早发现早介入,强调信访矛盾公检法司和挂联部门多方协作,不断加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