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35/2024-8658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常营商党组〔2024〕10号 | 成文日期: | 2024-06-25 |
发布单位: | 营商办 | 有效性: |
02165835-035/2024-86582
主动公开
常营商党组〔2024〕10号
2024-06-25
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4-08-13 14:58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县委:
今年以来,县营商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紧扣省市改革部署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提供最优营商环境保障。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有力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省委易炼红书记亲自点题的重大改革任务。上半年,县委常委会书面听取改革情况汇报1次,县长专题调研1次,人大、政协围绕该项改革也分别开展了专题调研,全县上下改革合力进一步凝聚,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建成形神兼备的企服中心。加班加点用时32天高标准建成线上和线下1900平米企服平台,推进人才、法治等10大板块涉企服务事项线上线下一站集成。强化窗口考核,联合县委改革办出台涉企服务窗口月度星级考核管理办法。注重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企服中心中台枢纽作用,与企业社区、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等常态化沟通对接,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今年以来,通过企服平台,已累计为企业兑付惠企政策资金1.87亿元,受惠主体304个。受办各类企业服务事项3073件,按期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100%。
2.构建企呼我应的闭环机制。根据省市部署,创新思路做到机制三“新”。一是问题渠道新。将涉企问题收集渠道拓宽至14个,包括县领导交办、社工部12345-8等,实现企业问题全量归集,一口子流转交办。二是平台系统新。对应新机制要求,将原云上社区迭代为企呼我应系统,问题渠道全量对接,市县系统一体贯通。三是办理机制新。联合县纪委监委构建涉纪损害营商环境问题闭环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分类分层分级办理和“135”限时办理工作要求,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已发布企服专刊1期,已解决企业问题135个,按期办结率100%。
3.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板块。金融服务领域《常山县创新“生态融资机制”破解柚香谷资金难题 助力企业逐梦百亿产值》案例一季度被纳入省“企呼我应”典型案例,全市唯一,同时再次入围二季度典型案例初选名单,全省仅30篇,金融赛道仅2篇。法治服务领域“多措并举破解民商事纠纷预防难问题”“打好条例宣贯组合拳”2个案例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采用推广。胡柚一只果专窗聚焦胡柚全产业链科学种植、精深加工、销售推广3个关键环节,推出胡柚产业服务“一类事”,入选全省涉企服务“一类事”专题微改革案例库。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知产保护“一件事”入选全省“一件事”改革先行先试清单。《常山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谱写胡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入选全省十大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优秀案例。
(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开展有序
3月27日,结合省市部署,高规格召开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进会,部署推进2024年重点工作。上半年,五大环境共争取省级试点6个,改革经验做法被省级采用推广的5个,被省级领导批示1个。
1.政务环境方面。一是聚焦服务提效,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惠企政策加快兑现,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0.5万件,“一网通办”率99.72%,平均受理时长和办理时长均在1小时内。兑付惠企政策资金1.87亿元,受惠主体304个,兑现进度全市第一。积极推动国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目前10个“一件事”已在运行。二是聚焦服务评价,运用“好差评”收集企业群众办事感受和诉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截至6月20日,我县政务服务“好差评”主动评价率为18.42%,位列全市六个县(市、区)第一,领先第二位的开化县6.17个百分点。三是聚焦专项行动,联合县纪委监委起底排查县内行政审批领域涉企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掌握本地行政审批领域中介市场情况,为下步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打好基础。
2.法治环境方面。一是建立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多方共同处理破产等重大涉企案件,助力1家企业“涅槃重生”,6家僵尸企业及时出清,化解金融不良债权4.2亿元,引入战略投资1.15亿元。二是优化涉企法律服务。打造“企业法管家”队伍,为企业上门巡诊、“法治体检”,今年以来,为68家企业排查经营风险120余个。三是做好两部《法规》宣贯工作。构建起“改革办、人大办、营商办”三办合力共推工作机制,打出理论学习、宣传推广、上下贯通三套“组合拳”,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宣贯氛围,相关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采用推广。
3.经济生态环境方面。一是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专项行动成效初显,云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五一开园仪式,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80家,目前我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3家,数量及人力资源服务指数均居全市第二。二是政府产业基金体制机制专项行动有新进展,“先投后股”实施方案已制定完成,县招商基金实际已到位资金2亿元,已投资珏芯微电子、小蜴网络项目2个,总投资达1.2亿。
4.市场环境方面。一是推进全过程公正高效集成监管。通过推进企业信用修复100%线上网办和简化企业信用修复程序,目前全县企业严违率在0.57%。企业精细化年报率87.2%。二是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集成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便利化改革,今年1-5月,服务指导全县52家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金额13.69亿元。三是推进招投标监管机制改革。严格落实招投标领域“七个不准”政策,招标项目平均投标家数由50家增长至300家左右。对《常山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年金制度》等9份文件进行废止。全面推广“评定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优服务 治顽疾 强监管 常山县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被《衢州政务信息动态〔2024〕30期》采用,获市委书记高屹批示肯定。
5.人文环境方面。一是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5月,先后召集60多家执常委企业开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涉企政策专题解读和宣贯,活动覆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420余人。开展新生代企业家思享会、“青蓝接力”联谊活动等企业家交流活动4场。在“新春第一会”上选树表彰突出贡献企业41家。二是进一步深化政企沟通和为企服务举措。常态化开展“亲清爱企日”“亲清健康加U站”活动,今年以来,全县323名“亲清联络员”累计开展助企服务1160余次,跟踪解决企业问题60余个。三是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开展“清风激励”专项行动,提出预警提醒4次,容错纠错1人,澄清正名6人,回访教育24人次。表彰“共富攻坚先进集体”21家,“共富攻坚先进个人”47人。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追赶进位
1.落后指标攻坚有力。聚焦上年度信用领域落后指标强化攻坚,扎实推进政府公共信用评价及企业信用评价提升工作,定期归集常山县国家级省级荣誉上报,筛选梳理有提升可能的对象开展开展年报催报补报、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异常名录处置、严违名单清理、吊销注销等工作。上半年共协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80余条。截止6月份,政府公共信用评价为879.05分,企业公共信用优良率86.82%(前沿值85%),不良率2.8%(前沿值4%),信用体系和信用监管指标由落后指标进位至标杆指标。
2.重点指标持续紧盯。协同高效监管执法指标,上半年实现指标全部达标且未发生低质量任务,保持在全省第三档,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上半年开展完成任务数45个,检查909次,实现事项覆盖率28.86%,跨部门监管率50%,应用信用规则100%,双随机检查占全部检查的74.20%。
3.信用场景加快建设。“信易贷”方面,上半年全县企业信易贷完成约4.3亿元,依托衢融通平台为企业融资500万元,归集上报信用授权书72份。“信用+油茶产业”应用场景已完成系统内信用模块建设,初步制定信用规则。积极配合消防大队推进好消防信用修复机制改革,努力构建一个覆盖全面、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消防信用修复系统,为信用受损单位提供消防信用修复服务便捷渠道,促进消防安全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四)亲清营商党建品牌持续擦亮
1.党纪学习教育见成效。围绕政商关系“亲清不分”专项整治等工作,结合营商办工作实际,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党纪学习教育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突出抓好“12345”五方面工作,大力实施亲清营商“四每”工作法。上半年组织开展专题读书班集中学习5次,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1次,组织开展循迹溯源现场学1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6月13日,全市政商关系亲清不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观摩企服中心现场,我办党纪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得到全市推广。
2.窗口管理更规范。认真学习衢州市政务服务综合体积分制考核管理先进做法,出台企服中心月度星级评定办法,理顺两中心日常管理工作,月度通报窗口管理、工作效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企业群众“好差评”、加分项情况,通过月度星级评定来倒逼窗口工作人员转作风、优服务。上半年发布窗口星级考核结果通报6份,两中心评选产生“群众满意窗口”27个、“优秀服务员”52名。
3.干部队伍更有为。紧密结合“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推出“亲清政小二”廉政品牌,常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实筑牢干部队伍思想防线。深入开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行动,扎实开展青年干部谈心谈话,从严从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和关爱。上半年我办1名领导干部获评浙江省改革攻坚成绩突出个人,1名领导干部获评县“早上好”式党组织书记,1名干部获评县巾帼建功标兵。我办获“十条军规”通报表扬2次。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营商办将对标对表省市改革部署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强担当、补短板、抓落实,围绕重点任务强推进、重点指标抓进位、重点改革出成果、干部队伍建设更扎实4方面工作目标,推动高质量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突破。
(一)重点任务强推进。服务功能再加强。依托企服中心实体化平台,发挥好辐射带动、中台枢纽作用。聚焦省市关注重点,进一步强化人才“1336”体系落地,推动人才认定、居留落户、子女就学、资金补助、人才培育发展、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事项“一站式”整合。企呼我应再优化。推进14个问题渠道主动服务企业、全量归集涉企问题。问题处置方面进一步规范,明确问题办理流程、规范答复标准等,强化业务培训,推动问题高效闭环处置。政策兑现再加快。按照市定10月底前完成全年兑现任务,免申即申、即申即享政策占比80%以上的要求,落细落实“政策计算器”功能,持续推动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再深化。持续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根据省市制定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以及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各中介服务主管部门做好贯彻执行。同时,联动纪检监督力量,联合财政局做好中介超市平台推广应用。
(二)重点指标抓进位。聚焦协调高效监管指标提升,力争“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信用关联度全年保持在100%,事项覆盖率在10月31日前达到100%,跨部门监管率保持在50%以上,双随机检查占比保持在60%以上,不产生低质量任务,尽量确保T3指标不扣分。继续加大双公示信息的归集和公示,实现双公示信息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保持100%。聚焦企业信用评级提升,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分批次开展企业信用提升提醒,会同市监局加强僵尸企业整治,联合法院开展失信专项治理行动,完善投诉举报异议申诉、信用修复等机制,力争年底前实现市监严违名单清零。聚焦“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质效解决率指标提升,深入研究省市指标考核办法,查短板、补漏项,紧盯涉企问题处置过程,确保按时办结、销号,问题满意率95%以上,更多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库。聚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推动国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保持对有责超期办件“高压态势”,探索将“一件事”联办事项纳入超期预警体系,力争下半年新增有责超期办件全市最少,全年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件“一网通办”率保持97%以上。聚焦无感监测指标提升,针对3个中部指标,深挖可优化子项,扎实开展攻坚,力争保持标杆指标、提优中部指标。
(三)重点改革出成果。围绕产业链推进“一类事”改革。推动胡柚产业服务“一类事”迭代优化,并在双柚产业服务专窗落地。围绕一片芯、一方石、一张纸、一滴油等特色产业链,聚焦激发生产要素配置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为基础,结合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际,叠加产品研发、上市销售等产业链特定节点“一件事”,争取1个案例入围省“一类事”案例库。围绕“信用+”打造创新应用场景。扎实做好“信用+油茶”信用应用,全量归集平台数据、制定信用规则、应用信用评价,完善油茶“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各环节信用体系,并总结经验做法,争取省市信用应用示范案例。围绕“1+5+16”提炼标志性成果。对准增值化改革、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十六项专项行动等重点赛道,围绕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培育、提炼总结挖掘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案例和“微改革”项目,力争1个以上案例入选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案例、1个以上项目入选省级“微改革”项目,争取更多改革经验做法被浙里改(基层首创)、《领跑者》、《竞跑者》采用推广。
(四)干部队伍建设更扎实。强化学习引领,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用好业务研学、中心督学、板块互学、个人深学四学联动机制,全力提升干部理论知识储备及业务能力,切实做到纪律和业务双抓双强、努力锻造一支勤廉并重的干部队伍。强化党性引领,用好两中心阵地,以支部建在窗口为特色,建强窗口支部战斗堡垒,开展“小窗口”撬动“大改革”、“企业有事就找企服中心”、“廉政一刻钟”等专题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共进。强化作风引领,组织开展“提作风、优服务”和“寻找群众身边不满意小事”活动,提升大厅“黄鹂鸟”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功能,争取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99.9%以上。同时加强结果运用,将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现象纳入“六治六提六争”月度作风指数评价、年度评优评先、月度星级评定等,坚持严管+厚爱不断激发干部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