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235541475/2024-8475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3-15 | |
发布单位: | 县卫健局 | 有效性: |
1133082235541475/2024-84753
主动公开
2024-03-15
县卫健局
发布时间: 2024- 04- 30 10: 27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冬季泡温泉成为人们热衷的休闲方式之一。然而,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泡完温泉后,疑似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此事还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这温泉还能不能泡了?”想泡温泉但又怕感染,怎么办?哪些人不宜泡温泉?
一、泡温泉会感染HPV吗?
HPV病毒目前已知的有200多种,医学上一般将其区分为更容易致癌的“高危型”和致癌风险低的“低危型”。高危型是导致女性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低危型可致生殖器疣和其他良性病变,热搜中网友提到的扁平疣,确实属于HPV病毒感染良性病变的一种。但扁平疣不是性病,不必过度担忧。扁平疣是由HPV中的3型、10型、28型和49型感染引起的皮肤增生,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抓挠或者密切接触传染。
HPV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方式有与HPV病毒感染的人共同使用毛巾、牙刷等物品,或者一起游泳、洗澡、泡澡等。然而,HPV间接传播(通过坐厕、毛巾、浴巾等物品)的概率非常小,而且达成感染的条件也很苛刻:
1.皮肤需存在伤口。
2.病毒足量且有活性。
3.长时间接触存在HPV的物品。
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专科副教授李晶表示,HPV并不会通过池水或温泉水进行传播。HPV病毒在体外是很“脆弱”的,在有一定温度的温泉里无法长时间生存,不存在以温泉水为介质进行传播的可能性。正规消毒的温泉和游泳池中HPV生存率会极大降低,加之水体中HPV浓度极低,所以泡温泉、游泳感染HPV的机会很小。
二、泡温泉要注意避免感染哪些疾病?
如果温泉场所消毒条件不达标,或者在人群密集的公共浴池可能会发生一些病菌感染的风险,要格外注意。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也叫尿路感染,是细菌侵入到肾脏、膀胱或尿道的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造成泌尿系统出现炎症的现象,常见的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李彦锋表示,尿道口是人体对外界的自然开口之一,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可能由尿道逆行进入泌尿系统,形成感染,比如泡温泉或用浴缸等都可能诱发细菌感染。对女性而言,这种机会相对更多见,因为女性尿道粗短而直,外阴部的细菌容易逆行入尿道,膀胱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结膜炎:泡温泉后眼睛发红,比较常见的是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这种疾病大多数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为媒介。此外,沙眼衣原体也可通过池水传染,使健康人患上沙眼。当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或灼热感,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时,应当马上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眼药,同时自觉地和他人保持距离。
中耳炎:泡温泉时,一般情况下,耳朵不慎进水后及时清理,不会导致中耳炎。但如果外耳道角质层有破损,温泉水质不过关,就很容易引起耳道感染发炎,导致化脓,出现疖肿。另外,在温泉泡久了,容易感冒受凉,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也易引起急性中耳炎。单耳耵聍的患者,耳内进冷水后双侧耳温不均,甚至可导致眩晕的发生。
消化道传染病:一些属于"病从口入"的消化道传染病也是消毒不规范可能造成的健康隐患,一些人在泡温泉时会忽略口腔进水的情况,菌痢、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等病菌有可能随着池水进入口腔和胃部,有患病风险。
三、哪些人不宜泡温泉?
泡温泉更多的算是一种休闲娱乐、疗养养生的项目,适当地泡温泉有利于舒缓精神,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背疼痛、关节炎,放松肌肉等,不过这并不代表泡温泉就能“治疗”这些疾病,最多只是辅助保健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因此,有些人认为,泡温泉“包治百病”,其实不然。有以下情况者不建议泡温泉。
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贫血的老年人。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导致出汗、头晕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当室外温度较低,温泉水温度又偏高的情况下,由于冷热交替的刺激,就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进而产生不适。
2.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泡温泉。水温过高可能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较易出现意外。
3.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及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不宜泡温泉。因为这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减退、血管脆性增加,在泡温泉时,冷热刺激交替,血管频繁收缩扩张,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4.儿童、孕妇(特别是怀孕初期和后期)也不宜长时间泡温泉,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水温不宜超过40℃。
5.正值生理期的女性以及皮肤有伤口、溃烂和严重感染的人不宜泡温泉。
6.过敏体质者泡温泉要当心。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引起表皮脂质变薄,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现象。
7.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患者,一定不要去泡温泉,以免传染他人。
四、泡温泉有哪些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的温泉场馆:要注意观察场馆卫生状况,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体检是否严格、墙上是否有告示标识,用肉眼观察水质是否有杂质及漂浮物,以免身体受到侵害。
自备用品:建议自带衣物储存袋和泳衣、泳帽、泳巾、拖鞋及洗浴用品,最好不要多人合用或交换使用。特别是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尽量不使用公共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自觉维护场馆卫生:泡温泉前注意要经浸脚消毒池进入温泉。如患有肝炎、皮肤癣疹(包括脚癣)、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不应进入公共温泉。
避免接触传染源:温泉场馆内接触物品要谨慎,不要到别人刚刚躺过或坐过、尚未干燥的椅子上休息。尽量不要坐池边的地面。
泡温泉前后建议沐浴:建议泡温泉前进行热水淋浴,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也让自己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如果去室外温泉,建议先在室内泡暖身子,再去室外,如果直接在室外脱掉衣服泡温泉,冷热温差刺激,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温泉池水中含消毒成分或有一些矿物质,对头发、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建议泡温泉后也要淋浴,保持身体的清洁。
泡浴的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比较合适:15分钟之后,建议休息一下,休息时,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水。
泡温泉,养生又惬意,是严寒冬日的最佳“标配”。不过在去泡温泉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看看自己是否适合泡温泉,这一点很重要,切不可忽视。
来源:看健未来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