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35/2024-838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3-05 | |
发布单位: | 营商办 | 有效性: |
02165835-035/2024-83861
主动公开
2024-03-05
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4-03-05 11:35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3年,县营商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和县委的有关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组织保障情况。办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同自身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推进各项环保工作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抓紧抓实。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实施。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并将依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有关班子成员、科室和个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责任体系,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科室抓好依法行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对标对表,抓落实优服务。“一中心”方面,根据《关于同意县行政服务中心增挂常山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牌子的批复》(常编办〔2023〕25号)文件,9月4日,挂牌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科创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服务、诉求服务等8大板块8个窗口,实行“综窗+专窗+专业功能服务区”三层联动。制定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管理制度》及各板块工作管理具体要求,推进中心规范化运行,实现企业办事服务需求“一个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一平台”方面,11月15日,衢州企业线上综合服务专区常山站点正式上线,政策兑现、信用修复、专利申请等67项服务已上架线上平台。联合县大数据中心进一步优化政企通平台驻企服务功能,新开发走访预警、问题解决进展预警功能,进一步规范服务企业工作。“一个码”方面,会同县市场监管局加强企业码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申领下载率达到86.47%,高于全省平均值(81%)。“一清单”方面,建立“一清单”持续迭代机制,联合县经信局,积极同科研机构、两山合作社、人才发展集团等社会侧、市场侧力量对接,整合增值服务事项,梳理形成涵盖产业链、拓市场、法律、科创、知识产权、诉求、信用等13大类142项服务清单。“一类事”方面,落实承接好省市10个指标领域“一类事”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特色“一类事”。推出超市行业市场准入准营“一类事”场景,提供公章刻制服务名录、健康证明须知、年度报告(含“多报合一”)填报指南等10项增值服务以及12项基本服务,累计为企业办理7件;落地企业信用服务“一类事”,8月以来,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20余次;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农投集团等“一只果”产业成员单位,围绕胡柚品牌建设过程中设计的政务审批、知识产权保护、品牌打造、科技研发等打造“一类事”
(三)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兑现“直达快享”。截至目前,兑付惠企资金4.2亿元,“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占比91%,平均办结时间5.6个工作日。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建设工程验收即发证”,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施工图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常山县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操作细则》,对业务流程重组优化,华创铜箔、柚香谷等项目实现极速开工,推行企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与不动产首次登记并联办理,实现验收即发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推进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在全市第一期行政办事员培训中,常山县通过率92.92%(全市第二)。充实基层便民大厅服务功能,推进电力服务进驻大厅。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适老化改革2项工作获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探索税务事项“办问协同”新模式被《衢州信息》采用,获田俊副市长批示;争取到全省电子凭证会计标准深化试点;入选浙江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县,成为首批省试点县。优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在辉埠和二都桥等企业集中的地区组建并实体化运行企业社区3个。动态更新网格挂联清单,调整纳入447家重点企业。联合纪委开通营商环境问题“码上反映”微信小程序,拓宽企业问题反映渠道。截至目前,推动各网格开展走访2469次,解决问题193个,问题解决率95%,发布工作月报5期,工作信息被全市简报采用10篇。进一步打响“常青藤”服务品牌。相关做法获浙江组工微信公众号单片报道,获新时代浙江机关党建微视频大赛铜奖。二是优化提升法治环境。推进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编制《常山胡柚产业合规指引》,为产业发展划出底线与红线,“指引”入选全省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清单。创新“村社平安指数评价体系”项目,成功纳入第一批全省“公安大脑”建设优秀创新案例推荐目录(全省仅20个),获副省长、省公安厅长杨青玖批示肯定;打造“大数据精准普法”应用场景,推动按需普法,做法入选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获司法部普治局王晓光局长批示肯定,“应用”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智慧司法创新产品、智慧司法创新论文三大奖项;开展买卖合同执前督促,经验做法得到省高院执行局危辉星局长批示肯定;执行财务智能查控数字应用入选全省全域数字法院智慧大脑创新试点;建立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推动民商事纠纷调诉比连续三季度排名全市第1,相关做法被《浙江信息》采用;公安涉企案件“快打”机制获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张艳批示肯定。三是优化提升市场环境。实施商事登记服务“一码U办”线上代跑,今年为办事群众提供线上代跑服务1720次。深入推进“信易贷”,今年本地企业通过本地信易贷平台(“衢融通”平台)实现融资30.069亿元,平均贷款利率4.18%,纯信用贷款占比约15%。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1-10月,双随机检查占比56.30%,提供信用信息核查服务400余次。《创新“信用+生态云脑”应用 以生态资源优势提升营商环境》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和2023年度衢州市信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应用场景示范案例。开展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推广应用政府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录入履约中合同45份,督促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国有企业及时履约,并对逾期合同做出警示整改。强化特色产业品牌保护,《常山以知识产权“四聚焦”推动胡柚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顾文海批示;胡柚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全链保护体系案例获评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经验做法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和全省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四是优化提升经济生态环境。持续深化“两山合作社”改革,典型案例入选中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生态振兴典型案例,专题调研文章获省委书记易炼红批示肯定;《常山县全链发力打造“双柚”产业 以拳头产品赋能特色产业高效发展》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大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充分发挥县域体制优势,构建以县邮政公司为运营主体,城乡客运及快递企业协同合作的运营新模式,全力推进“快快合作”“邮快合作”。同时,以城乡客运补充运力,推进“交邮合作”,获评2022年度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三星样板县(全市唯一);《常山县构建多元资金保障模式 打造山区县共富式交通发展样板》被《浙江信息》采用,获柯吉欣副省长肯定批示。五是优化提升人文环境。打响“亲清健康加U”品牌,落实“亲清爱企日”政企直通,经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设立每月27日的“亲清爱企日”,截至目前,共开展“亲清爱企日”活动7次,活动期间共发布走访动态1903条,工作信息先后被《浙江信息》《衢州信息》采用,相关做法获人民网、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报道,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启文批示肯定。深化清廉政府“新三公”改革,典型案例入选第一批省级微改革项目库,被《浙里改》(基层首创)采用,获常务副省长徐文光批示肯定,全省公务餐现场会在常山召开。大力推进乡村教学点撤并提优,经验做法得到副省长卢山批示肯定,获《竞跑者》刊发推广。
(四)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编制《常山胡柚产业合规指引》,为产业发展划出底线与红线,“指引”入选全省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清单。创新“村社平安指数评价体系”项目,成功纳入第一批全省“公安大脑”建设优秀创新案例推荐目录(全省仅20个),获副省长、省公安厅长杨青玖批示肯定;打造“大数据精准普法”应用场景,推动按需普法,做法入选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获司法部普治局王晓光局长批示肯定,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智慧司法创新产品、智慧司法创新论文三大奖项;开展买卖合同执前督促,经验做法得到省高院执行局危辉星局长批示肯定;执行财务智能查控数字应用入选全省全域数字法院智慧大脑创新试点;建立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推动民商事纠纷调诉比连续三季度排名全市第1,相关做法被《浙江信息》采用;公安涉企案件“快打”机制获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张艳批示肯定。
(五)政务公开落实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常山县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依法公开相关信息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力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落细、全面透明。2023年度,我办通过县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政府信息127条,其中重点信息领域公开105条,政策文件4条,计划规划1条,统计信息11条,人事信息1条,财政信息3条,人大议案1条,政协提案1条。同时充分利用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宣传立屏加强政务公开阵地建设,在办事大厅设置政务公开查阅点,以便办事群众查阅。
(六)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情况。强化干部法制教育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法治培训、会前学法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干部法治意识。结合“8090宣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宣讲团成员为联系村、共建社区、企业等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宣讲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近一年来我办严格履行职责,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干部职工法律法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普法宣传形式和范围有待拓展等。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办党组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抓不懈,形成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不断加强组织保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相关措施,严格责任落实。严格执行聘请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浙江论剑(常山)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咨询顾问单位,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建议。认真履行普法责任制,利用大厅阵地优势,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制度,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无滥用职权行为,无违反法纪规定等行为,全年没有发生违法情况和影响党员干部形象的行为。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提升网上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建立和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的全面落实,强化执法信息依规定公开,强化社会公众对法治的参与和监督。
(三)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创新普法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拓展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学法识法用法能力,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