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2165835-037/2024-8377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2-29
发布单位: 县资规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02165835-037/2024-8377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4-02-29

  • 发布单位:

    县资规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常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总结及2024年思路

发布时间:2024-02-29 13:43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来,县资规局紧紧围绕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核心,始终坚持以“重保护,强保障,促发展”的主基调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工作蓬勃发展,亮点纷呈,工作成效先后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国土资源杂志等官媒宣传报道,工作成效显著:获评2022年度全市美丽衢州建设自然生态修复成绩突出集体;举办全省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现场会和全市高质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现场会,成功打造地矿管理及土地整治的常山样板;辉埠镇路里坑村等7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评2022年度土地综合整治省级精品工程,获奖励资金500万元;《常山县做好金融国企赋能文章全面释放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获张雁云副省长书面批示。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规划引领,谋篇布局优空间

一是空间布局合理优化。开展城镇开发边界和流量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编制工作,加大对回龙谷、矿语奇缘、衢饶示范区常山片区等重点项目和片区的空间规模保障力度;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已上报省级审查。二是县乡规划统筹推进。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启动球川镇三溪村、天马街道天安村等1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狮子口片区02地块、后坊-大弄口地块、天马街道邻里中心地块等26个地块控规修编工作。三是永农布局科学调整。推进12700余亩永农储备区与垦造耕地建设,持续推进降低耕地中永农占比6.1个百分点,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全力破解永农碎片化及“两非”问题。

(二)深化多方保障,助推发展活经济

一是项目审批稳步推进。出具用地预审和选址审查意见62份,工程许可审查意见共72份,规划出让条件19份,规划委员会联席会议6期,审核通过项目选址、修规方案等项目36个,全力保障航电枢纽、城东五星级酒店等重点地块的实施。二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现企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拿地即拿证”“验收即发证”,办结此类业务196件;严格落实“驻镇村规划师”“巾帼文明岗”等基层服务,开展业务指导及帮办110余次,获群众来信来电、锦旗表扬8次;办结81件涉规划违法举报、矿产开采等方面的信访件,按期办结率、满意率达95%及以上。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力度。抢抓山区26县政策机遇期,获省级专项补助指标200亩,完成龙潭水库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批,获评全市征地报批优秀单位;储备土地10宗550亩,供应土地89宗3216亩,土地供应收入13.29亿元,较去年增长1.55亿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207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133亩,2023年度计划指标下达量1272亩,比去年增长31.5%。四是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全县土地整治项目总竣工233个,面积达11076亩,已入库指标9017亩;与杭嘉湖等地区签订指标调剂意向3600亩,目前年度总入账调剂资金16.11亿元,为经济运行调度提供发展资金。

(三)严格执法监督,保护耕地守粮仓

一是持续开展卫片执法及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完成2022年度例行督察核销率、2023年度土地例行督察问题及卫片下发图斑整改完成率均在90%以上;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全部完成整改,耕地占补平衡专项审计图斑整改、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专项攻坚工作均在全市率先完成与清零,我县卫片发现及专项行动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数量均在全市保持低位。二是持续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盲目“造景”整治行动。专项行动以来,我局摸排上报问题9个,涉及面积15.2亩,现已全部完工,均未涉及盲目造景问题。三是重点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完成4部“非农化”“非粮化”主题宣传视频拍摄,受省自然资源厅宣教科高度肯定;耕地智保共计完成巡查任务10647次,预警发现问题195个,村级田长现场制止125余起,认定“两非”问题30个,已完成整改并恢复耕地783亩;开展23个百千万亩永农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总面积达29545亩,全县耕地资源利用率与保护水平明显提升。

(四)突出生态效益,绿水青山促发展

一是首宗“净矿”采矿权成功出让。夏家毗邻矿区综合整治项目熔剂用石灰岩矿采矿权收益6.07亿元,进一步挖掘了县域矿业开发利用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二是首批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深刻践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的先行示范意义,青石镇马车村和同弓乡关庄桥村地块于7月率先入市交易,成为本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省首批、全市首宗入市地块,标志着我县探索入市工作取得实际进展,为全省入市改革提供成功经验。三是首本土地经营权证成功颁发。充分发挥“资源变资产”的自然优势,认真实施“三块地”改革工作,三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功申领我县首本土地经营权证,也是全省首本水利工程经营权不动产证书,为省市确权登记创立了模板,也为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提供权属保障。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攻坚发力之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拓展之年,承上启下、意义重大。县资规局将立足新起点谋划新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好自然资源六大行动,推动业务工作、干部作风、系统成效再上新台阶。

(一)聚焦城镇空间扩容提质,压实规划引领行动。一是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过重新编制、规划调整等方式开展33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善10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实现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逐步实现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二是完善规划体系统,细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关于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专项规划要求,推动龙饶初中迁建、柚香谷白石农业未来园等项目落地选址,补齐专项规划编制短板。三是强化基层核心,定向化规培基层规划员队伍,增强各乡镇(街道)规划员的综合能力,提升县乡两级空间规划管控的专业性。

(二)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要素保障行动。一是扎实推进“五未”土地整治,争取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存量土地、低效用地再开发3500亩以上,全力争取省政府督查激励;持续推进工业用地全域土地整治,出清一批低效企业为柚香谷等重点企业预留用地空间,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增加建筑容量、开发地下空间等方式增容提质,实现工业用地容积率宜高则高。二是强化用地保障,科学编制年度储备及供地计划,积极向上争取计划指标,推动城市更新。对竹园、富足山等老旧小区和拟征收地块启动零星收储,在赵家坪零散地块推出单宗出让模式以规划低密度联排叠墅,助推房地产市场回暖。三是争取财政收入,调整优化国有土地划拨区片,适当提高土地划拨区片价,每亩增加土地划拨收入3-5万元;妥善处置矿山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出坪山灰岩矿等1-2处中大型矿山,争取融资20亿元以上;积极谋划可整治的恢复类地类,做好新政策出台后的大占补工作,争取提高占补平衡省统筹比例。

(三)聚焦绿色全域建设格局,谋实土地整治行动。一是加快施工中未完工及已施工未验收工程项目的扫尾冲刺工作,重点确保2024年度同弓二期、青石以及招贤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的验收入库,确保完成1108亩未验收项目区的早稻种植及省市项目验收工作。二是全力推进以球川-白石为核心的4个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重塑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新乡村发展融入衢饶示范区建设新模式,推动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现代化生产力布局优化相适应,打造共富单元常山样板。三是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深入实施约1000亩的林耕互换工作,全力破解平原林地与陡坡耕地的错配布局;协调推进多田套合、高标田建设、“百千万亩方”等涉农项目,持续保障千亩级耕地功能恢复以及3000余亩粮功区储备区建设,争取我县多田套合率在明年年底达到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聚焦绿水青山管育职责,抓实自然资源保护行动。一是严抓源头管控,着力通过提升高位监控覆盖面、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绿色矿山“智”治等手段,及时发现耕地集聚区及违法高发地的地类变化并在第一时间推送监测图斑,全面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增强应急联动的实效性,力争实现年度违法占用情况“零新增”。二是严抓全程监管,强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要将监管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文旅、公建类项目,杜绝盲目造景现象,确保项目立项、选址、建设的全过程科学谋划实施,打破我县资源保护“督办一起,认领一起,解决一起”的被动局面。三是严抓违法整改,创新建立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增违挂钩”制度,实现各乡镇(街道)违法占地比例与新增建设用地报批量的负相关;加紧实施违法用地处置规定,推动处置规范化、通报常态化,切实提高基层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自觉性和执行力。

(五)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抓实服务增值行动。一是优化审批流程,灵活运用义乌等改革先进城市经验,迭代完善“拿地即开工”“拿地即交证”“公证继承一件事”等既有事项,确保社会知晓率及实际办结率达90%以上;坚持以政策叠加、服务继承为突破口,创新推出企业定制化选地方案、多元化供地方式,用政策红利增添发展动力;机制化跟进规委会后项目落实情况,确保审定项目顺利实施推进,扭转“规划跟着项目走”的随意局面。二是破解遗留问题,结合市县破难工作的方案要求,深挖细研,全力破解制约我县现存自然资源领域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集中解决农房不动产办证周期长、集镇违规土地出让办证难、辉埠镇安置区审批材料缺失等积案久、民意强、信访突出的实事难题,推动历史遗留问题闭环解决。三是深化创新改革,研究制定流转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实施细则,形成覆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流程的政策体系,确保制度意见切合入市试点的先行优势,符合县“五个一”特色产业规划、贴合乡村振兴县域发展特色,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工作制度保障。

(六)聚焦作风发展大融大促,做实党建强基行动。一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通过开展持续性理论学习、经常性政治体检、常态化为民办实事,提炼延续主题教育期间探索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重点着眼于权属纠纷、用地保障、确权登记等群企关心、矛盾聚焦的关键环节,推动主题教育真正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的有力举措。二是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驻村规划师”“组团联企”“生态指导员”等基层历练平台,提升干部实践应用及干事创业能力。谋划推出“业务骨干上台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读书之道”读书分享会、“群企座谈会”等活动,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资规铁军队伍。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自然资源领域反面案例为典型,精准开展“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以“一线督查+提醒约谈+回头看”管育机制为切入点,将教育管理监督网络覆盖至干部、项目等全领域,持续推进“自然资源清风五大行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