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常山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才集团”)经理朱梅芳专程来到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度。“被列入‘先投后股’的考察名单,证明企业的发展前景是被认可的,抓紧推进项目进度,我们会尽力争取扶持资金。”朱梅芳说。
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5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用于电镀工艺的非剧毒氰化物——聚合硫氰酸盐系列产品。企业一直以来最大的困境就是长时间投入得不到产出。了解到“先投后股”机制后,企业一直在主动对接我县相关部门。
今年开始,我县创新推出了“先投后股”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每年设置3000万元“先投后股”专项资金,由人才集团担任“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伙人”,打造“初期投资+全程赋能+股权转化”的支持模式,着力破解政府基金“不能投”、社会资本“不愿投”的困局。据了解,试点工作的推行具体为,由县科技局拨付500万元以内资金,支持有科技创新需求且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发展。人才集团将持有的专项资金转化为相应股权,伴随企业成长一段时间后再执行股权退出,在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功能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市场化融资,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
7月17日,我县向全国范围发布了“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试点征集令。经过半个月的筛选,由力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热峰传感科技(衢州)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进入了尽职调查环节。“我们不仅要求报名的企业经营范围符合我县两大主导产业和‘五个一’核心产业,还具有核心技术团队合计股权不低于50%等严格要求。”人才集团“先投后股”试点工作组工作人员毛笑莹介绍,通过“一对一”配套专项联络员,人才集团依托浙江理工大学常山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人才发展集团等服务平台,成立了技术支撑智囊团,配备了具有股权投资、财务、数字化营销等综合背景的专业人才,目前已招募新材料、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轴承等主导产业联络员50余名,全程为企业提供服务。
积极响应“先投后股”征集令,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此前股权100%属于广州顺始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对接沟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公司注册地由广东深圳转移到我县,现已经完成第一轮融资4299万元。常山弘远电子有限公司也决定在我县扩大战略版图,结合在建的常山县鑫谷产业园项目,在今年8月注册成立了浙江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推动企业提质升级,助力“一片芯”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我县已为26家重点人才企业、重大创新平台投保,大大降低高层次人才在常创新研发的风险。“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促进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快成长,这是一项立足长远、互利共赢的创新举措。”县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胡斌表示,我县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