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索引号: | 02165835-012/2024-8858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12-02 | |
发布单位: | 常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有效性: |
02165835-012/2024-88584
主动公开
2024-12-02
常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12-02 16:02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市委“10+2”、县委“三清三提”“四问四要”等重点任务,聚力“稳就业、强保障、聚人才、促和谐、优服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融入发展大局,全面激发就业创业活力
一是搭建精准就业“供需桥”。围绕“辣么好就业 岗位送给U”主题,举办本地线下小型招聘会27场,参加外省招聘会15场,组织直播带岗9场。先后举办“衢州·南昌”、“衢州·长沙”人才周活动,携县内企业赴吉林、河南参加人才周活动。截至目前,新引育市外员工2442人,新增青年大学生3553人。
二是聚焦就业服务“小切口”。创新开展新型城镇化、高校毕业生、低龄老人等针对性强、适配度高的“专岗专场”招聘活动。开发家政服务、河道保洁、设施看护等就业岗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成功举办全市首个、全县首届“银发生辉·乐业有U”低龄老人再就业专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92人。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851人,发放岗位补贴219.39万元。
三是培育就业创业“新引擎”。探索式开展GYB、SYB等创业培训,强化创业政策支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创业环境。截至目前,共开展创业培训13期,累计培训学员674人,扶持创业213家,累计带动就业人数979人。高标准推进“一院两园”融合建设,8月,全省产业人才学院建设推进活动在常举办,我县作为典型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并成功争取产业人才学院建设省级试点。
(二)突出双招双引,全力打造人事人才蓄水池
一是开辟招才引智路径。高质量开展“英才荟”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人才共享共育”培育模式。共开展“英才荟”校园招聘活动7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批次,接受报名简历1000余份,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6人)。10月启动2025年“英才荟”招聘活动,前往湖南大学开展人才引进,共吸引50余人投递简历,拟签约9名硕士研究生。成功协助浙江云泰纺织有限公司、常山县双明轴承有限公司引进博士后各1人。
二是壮大人才队伍建设。汇聚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力量,构建“企业、行业、县域”三梯次,覆盖“一产、二产、三产”的全覆盖技能竞赛体系。成功举办常山县第八届职业技能竞赛、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后举办物业、配电、农艺等多个领域技能大赛9场,并成功举办浙江省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截至目前,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12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70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572人。
三是兑现人才激励政策。出台《常山县博士后工作实施办法》,对博后工作站引进博士后予以补助,提高全职博士后补助标准,浙江云泰纺织有限公司2名员工均获中国博士后基金。加强对高技能、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全方位支持,落实人才引进奖励、购房补贴等政策,兑现“智汇常山”人才资金政策903.6万元。
(三)顺应民生期盼,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目标导向抓落实,推进集体补助试点。“一村一案”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公益慈善组织和个人资助等多种筹资方式,促进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已积极推进4个村作为补助试点单位,涉及村民800余人,获得省人社厅毛鹏岳副厅长高度肯定。
二是对标考核任务,突出参保扩面重点。畅通环节,确保社保待遇申拨及时、核定准确、发放准时。擦亮窗口服务品牌,强化社银服务合作,夯实经办管理服务。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待遇15.09亿元、工伤保险待遇4621万元。
三是严抓风险防控,促进稽核严格规范。常态化开展基金管理风险警示教育,明确风险防控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及要情报告预审机制。截至目前,核查疑点数据134条,问题均整改到位。
(四)注重惩防并举,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强化监管,健全治欠体系。主动巡查用人单位及在建工程项目130家次,接待群众来访投诉、咨询696批次,接收“国务院欠薪线索”、“安薪码”线索568条,成功核处559条,及时核处率达98.4%,成功处理欠薪案件1509件,其中立案处理14件,协调处理1071件,为3305名劳动者追回约4100余万元劳动报酬。
二是深化调解,源头治理纠纷。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调解、早办结”原则,开展常态化仲裁监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97.1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93.72%,组织培训“持证上岗”劳动监管员40名和劳动关系协调员186名下沉一线推进劳动关系调处。
三是优化服务,维护劳动关系。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1+1+X”工伤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全年共受理工伤案件678 件。走企业进园区,开展稳定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用工情况、企业薪酬调查、新业态劳动用工情况等调研,为140余家企业开展劳动用工体检。
(一)就业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目前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县产业结构以传统的纺织业、制造业为主,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错配、农民工技能水平较低等原因造成供需不匹配,市场意向成交率较低。
(二)参保扩面需进一步提升。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部分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停保,灵活就业参保人数降幅明显,需进一步宣传普及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 得”激励机制。
(三)劳动关系需进一步维护。面对当前复杂多面的经济形势,部分企业存在经营困难,劳动关系与欠薪线索呈现复杂化、难协调的趋势,引起的难点痛点还有待突破。
(一)着眼全局,推进就业创业稳中向好。把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根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部署要求。围绕稳定就业基本盘,结合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零工市场、基层就业创业服务点、四省边际人才网等平台,优化民生服务链,完善就业创业补贴、重点群体就业等政策,多渠道多平台推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升级。
(二)聚焦发展,力促人才引培量增质优。大力抓好技能提升工作,重点开发我县特色培训项目,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全方位推进我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技工教育,全力推进常山高级技工学校申报工作;高质量做好“英才荟”、教育及卫健系统的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参加省厅引才活动、高校春秋季双选会,吸引更多人才来常留常;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管理,积极推动博士后招聘、科研项目择优资助、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三)健全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提质扩面。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着力构建更公平更可持续社保体系。充分运用全面参保登记成果,实施精准扩面,进一步提升我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力争2025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增长800人以上。
(四)服务大局,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加大监察监管力度,促进劳动用工行为不断规范;优化仲裁调解建设,进一步整合乡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的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落实基层调解中心“六有六统一”,为调解仲裁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常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