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206201405/2024-8789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10-26 | |
发布单位: | 金川街道 | 有效性: |
1133082206201405/2024-87892
主动公开
2024-10-26
金川街道
发布时间:2024-10-26 11:44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在常山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金川街道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和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任务总体上实现稳中有进。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我们搭平台、优服务,全面提升发展质效。
工业平台提质扩容。完善园区相关配套,新都同创空间十里山区块、蒋家区块成功挂网出租,园区餐饮、超市等新业态进一步丰富。组建7个攻坚小组,推动完成慈姑弄12幢房屋的征迁腾空、土地清表,提供工业用地保障271.39亩。金川片区云创产教融合园顺利开园,吸引MIX青年国度等200余家企业入驻,产值已达22.8亿元。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月活动,报送“一把手”招商信息6条,发挥耐特、上维等企业产业链招商作用,吸引温州塑胶客商现场洽谈,助推项目落地辉埠园区。与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研究院、浙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积极对接,成功签约生活垃圾填埋场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增加固投收入2240万元。村社上报招商信息8条,徐村村吸引客商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万驰马术研学基地,目前进入马道施工阶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凝聚人大、统战力量,制定《金川代表小组联络企业制度》,设立艾佳“U说我办”人大联络点,改造提升“侨胞之家”,依托“企呼我应”“亲清爱企站”等诉求响应平台,帮助解决各类诉求180余件,为艾佳果蔬等企业提供一站式房屋租赁60余间。深化涉企服务增值化改革,蒋家、二都桥企业社区每周网格化走访,累计走访企业189家,上门服务300余次,帮助2家企业技改提升,解决锋阳建设薪资拖欠及凯迈生物职工职称评定问题。
(二)我们建家园、重提升,努力推动城乡融合。
高质量推动城乡更新。重点保障龙潭水库安置区建设,规划十里山排屋及赵家坪公寓房安置区,共计面积202.8亩,可安置搬迁人数300余户。湖东村航电安置区完成初步设计,徐村村局部有机更新满弦开工。十五里村诗画风光景观带项目提交立案,五里亭村、金川弄村道路硬化有序推进中。启动文峰西路西延与205国道交接口道路并接工程,已征收土地4203.17平米、房屋3幢,进入土地平整阶段。加快城区人口集聚,帮助申领农民集聚券68户,完成率全县第一。高标准提升城乡环境。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成市级交办单3件,县级交办单12件,造林添绿39.4亩。有序推进胡家淤污水处理中心及上埠上蒋机埠提升,鲁里垃圾中转站渗滤池实现专业运维,1-6月街道交断面水质考核平均为优。深度推进数字化赋能垃圾分类,五里亭村、十里山村跟进试点,4个村建设垃圾资源化回收网点。推进无人机综合飞一次攻坚,升级“空中+地面”立体监管模式,完成任务交办56条。街道人居环境“月月评”连续3个月在全县排名前列。高水平引领城乡文明。不断巩固创文成果,开展创文提升大整治行动6次,举行志愿实践活动864场,街道3个社区连续4个月蝉联“创联指数”绿榜。重点打造“一月一村一节目”文化品牌,举办“产域融合,富美金川”迎新春文化节,6个村社举办“我们的村晚”文艺演出,胡家淤村协助“中国声音中国年”节目,展现“板凳神龙”胡家非遗雄风,红玉越剧团与上蒋村结对合作,推动传统文化引进来走出去。挺膺弘扬劳动精神,徐村村党支部书记叶继强被评为县第八批劳动模范。
(三)我们促共富、优服务,倾力办好民生实事。
聚力夯实产业基础。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四都畈绿色农田,投资360万元提升农田道路4520平米,改造渠道4200米。深入推进“多田套合”综合整治,优化调整农业生态空间布局,择优调整面积1700余亩。高质量推进土地整治收尾及种植管护,33个项目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并完成育秧种植。助力集体增收共富。成功落地慈常山海协作稻鸭共生项目,与宁波乡下鸭公司共养稻鸭15000羽,“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模式预计带动金川弄村等4个村集体增收100万元,带动就业150人。深化“一街一产、一村一品”建设,胡家淤村打造“龙腾胡跃”非遗榨糖品牌,新建村建成“欣建巾帼”市级共富工坊,徐村村深挖文旅优势,打造“走马观花”项目新业态,扩建UU音乐节主场地,流量扩容3倍以上。街道半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80.44万元,同比去年提升3.4%。提高便民服务品质。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助村”作用,推动胡家淤“桥下空间”整治、上蒋村老年活动室翻新等15项民生实事落实,新建村、蒋家社区开展便民服务中心更新提升。有效解决望江路停车难问题,盘活常一小周边空地,新建停车场2000平方米,增加停车位130余个。聚焦一老一小,新建4个夕阳红老年食堂,2个助餐点,幸福食堂实现辖区全覆盖。帮助申请高龄补贴78人次,完成困难老人生活适老化改造6户。加快蒋家社区“家门口的青年少年宫”建设,常山县湖东小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街道被评为“2023年度衢州市无偿献血爱心单位”。
(四)我们夯基石、善治理,尽力实现平安稳定。
一是筑牢基层堡垒。深入贯彻省委“三支队伍”建设,联合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县委党校多家单位,对51名后备干部开展3期专题培训,5名村社干部进行跟班实训、挂职锻炼。推动基层党组织争先攀高,评选县级优秀共产党员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其中赵家坪社区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我来讲条例”宣讲活动87场,支部书记上党课21场,结合群腐集中整治闭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4件,上半年信访积案实现清零。严守安全红线。大力推进屋顶光伏整治,一户一策、倒排工期,72户重点道路沿线光伏完成整治。联合执法中队、消防部门,针对“九小场所”开展专项整治,摸排九小场所251家,231个隐患全部完成整改。集中开展工业企业隐患排查15次,对新红兴米厂粉尘堆积问题执行罚款处罚。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完成隐患整改106个,对电瓶车私拉电线、飞线充电行为执行简易处罚4起。严守稳定底线。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依托“网格+矛调”“金老先声金牌调解室”力量,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3起,信访案件120余件。细化“人巡+机巡”“宣传+执法”“回收+增效”秸秆禁烧三举措,立案查处8起,与开化轩凯生物质燃料厂合作,综合利用秸秆60吨。深化“枫桥式”执法队建设,21名队员执法联村,创建24类特色监管场景,跨部门联合执法65次,金川执法队荣获县先锋中队。推动反诈宣传全覆盖,电信诈骗案件发生数同比下降45%,涉案金额下降43%,荣获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金川街道将大力推进“四个三”工程,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一)育强“三种人”。一是立足干部队伍提效率。深化“六治六提六争”作风建设,抓好“能力培养、实践锻炼、严管厚爱”三个关键环节,持续推进“1+1”年轻干部教育帮带体系,以“老带新”模式提高年轻干部能力水平。常态化用好“信息小分队”“干部大讲坛”“8090宣讲”“头脑风暴圆桌会”等平台,全方位推动干部强能力提质效。二是立足企业发展建平台。强化实施“343”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惠企政策咨询等服务。落细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用好常青藤驻企服务等载体,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三是立足乡村振兴抓头雁。充分发挥“早上好兴村治社讲师团”讲师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以“擂台比武”亮单晒绩赋能乡村振兴,“全链条”靶向选育村级后备力量,扎实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准备工作。
(二)助推“三个增”。一是助推农民增收。围绕“零整结合、助农增收”的思路,推动朱家坞村园区配套产业优化项目,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委托村集体一体化经营,推动农户增收。推行“党建+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谋划新建共富工坊2家,大力发展新都村杨梅、金川弄村羊肚菌等特色农业。二是助推集体增富。发挥山海协作撬动作用,深化“稻鸭共生”种养模式,带动更多村加入合作共富圈。助推徐村村村庄有机更新,接轨3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打造高标准旅游度假区,7幢联排出售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三是助推百姓增信。进一步健全街村贯通一体、全面覆盖的党群服务体系,改造提升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站、心理咨询室等特色区块。聚焦一老一小,优化社区暑期托班、爱心送餐服务,推出上门办、村社代办等主动服务,加快建设友好型社会。
(三)促进“三个融”。一要推动园村融合。加快新都同创空间朱家坞片区、新建片区大楼出租,做好企业社区“店小二”服务,持续提升新都大道环境卫生,解决好园区乱停车、固废堆积等问题,探索“园街联动、村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园积极开展共富集市、人才联谊等活动。二要推动农文旅融合。深耕研学旅游、节庆旅游,与杭州乡立方文旅公司探讨运营,串联徐村“走马观花”研学线路,对接中央美术学院青年实践团,做好黄荷凤知青馆改造升级。持续擦亮一个节点亮一个村品牌,发挥UU音乐节节庆效应,举办联谊团建活动3场以上。三要推动产城融合。不断提升路网结构,做好航电枢纽、G60服务区匝道拓宽,南北高架互通、205国道同弓互通等道路建设,拉开发展框架。辅助企业做好产业链优化升级,做强左右双柚龙头品牌。
(四)守好“三条线”。一是守牢思想红线。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优化网络舆情阵地建设,积极发挥“8090”理论宣讲团力量,线上线下全面贯通、传统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旗帜鲜明、紧跟热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理论宣讲“集群”效应。二是坚持矛调化解在一线。力争创成“金老先声”省级调解工作室,用好“贤来说理”、“乡贤帮帮团”、“网格+”力量,整合省高院选调生、法律顾问等力量,构筑“一体联动、一格多能、多元共治”基层治理工作格局。高度关注“江湾城”业主、龙潭水库搬迁群体思想动态,做到“诉求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回访核实到位”。三是夯实平安底线。持续高标准做好防汛防灾、安全生产、反诈骗等平安建设宣传和督导工作,全力推进“自建房危房整治集中攻坚行动”,锚定“存量一户不落,增量动态清零”目标,确保“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坚决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