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235541475/2024-7254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1-30
发布单位: 县监管办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2235541475/2024-7254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4-01-30

  • 发布单位:

    县监管办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有益!掌握10个“生活降压法”

发布时间: 2024- 01- 30 10: 36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有益!掌握10个“生活降压法”



高压在140~160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90~100毫米汞柱之间,称1级高血压。处在这个阶段的高血压患者可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来进行干预,推荐这10个“生活降压法”。


10个“生活降压法”

01减掉赘肉

血压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升高,肥胖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人群每减重1千克,血压可降低1毫米汞柱。此外,应控制好腰围,男性别超过85厘米,女性保持在80厘米以内。

02每周锻炼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8毫米汞柱,但如果停止运动,血压很可能再次升高。高血压患者可尝试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骑车、游泳和跳舞。也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些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03吃对食物

高血压患者多吃全谷物、果蔬和低脂乳制品的食物,少吃富含饱和脂肪及胆固醇的食物,血压可降低11毫米汞柱。

如果觉得控制饮食很困难,可每周设定饮食计划,请身边人监督。

04少吃咸盐

高血压患者稍微减少饮食中的钠(食盐)含量,血压就能降低5~6毫米汞柱。

建议尽量购买低钠食品和饮料,少吃含盐较多的加工食品,少吃外卖多自己做饭。

05限制饮酒

喝酒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降低药物疗效,如果不得不饮酒,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

06戒烟

吸烟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吸完一根烟都会使血压升高几分钟。

07少喝咖啡

对血压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可使部分人的血压升高10毫米汞柱。不过,对于经常喝咖啡的人来说,摄入可能对血压没有影响。



要想知道是否会使血压升高,可在喝咖啡30分钟后测量血压,如果血压升高5~10毫米汞柱,就说明对你的血压有影响。

08减轻压力

研究证实,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高血压会慢慢折磨我们的血管。可以试着改变预期目标,将目光转移到可控的问题上,避免触发压力,学会感恩。

09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家中应常备一台血压计,每天测量,有助于看到血压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控制危险因素。

10亲友监督

在家人、朋友的监督鼓励下,患者能更好地遵医嘱,按时用药复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号


















同样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有的人却走出一身病!原因在……


01不注意膝关节的姿态和踝关节的姿态

不要洗过伸,脚步过大时脚后跟先着地,这时候不但不会健身,还可能造成脚后跟甚至膝关节的损伤,不要出现“外八字”、“内八字”、膝关节外翻和内扣的姿势。

02饭后立即走

餐后应休息30分钟至60分钟再去运动,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03健步走前不热身

很多人运动受伤,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等准备工作。这样身体突然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就很容易吃不消。

此外,不热身的话,身体关节没打开,活动受限,锻炼效果也不好。

只需要记住三要素:步幅、步速、步态

步幅:健身走的步幅要比正常走路的步幅大一些,多出半个脚掌即可。

步速:每秒走2步到3步,每分钟120步到144步左右,这样有助于提高心率,激活心肺功能。

步态:要轻盈,脚落地时膝盖微屈,脚后跟到脚尖过渡要顺畅,同时身体重心迅速跟随移动,过程中我们要调整呼吸,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臂。健身走的过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身上微微发汗时,保持这个感觉20分钟到30分钟以上,才能对心肺起到作用。

注意:要想获得显著的益处,则一定要满足足够的运动强度和足够的运动时长。

Q1:健步走前怎么热身?

下肢为主,上肢为辅,可以做踢腿、筋伸等动作。

Q2:去哪里走路最好?

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

Q3:走路穿什么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倍~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Q4:什么时间走?

只要可以保护膝关节不受凉,早上或晚上健步走都可以。 最后建议中老年人在身体允许、走姿正确的情况下,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强度进行锻炼。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号




老年人该怎样做到“吃好”?

按时吃饭,也不需要严格遵守一日三餐的习惯,可以增加餐饮,改为少食多餐,这样可以减轻胃肠负担,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也更容易把每日所需的营养通过食物补进来。

比如把奶类、水果、坚果放到上下午的加餐食用,红薯、山药等粗粮和一些能生吃的蔬菜也可以作为加餐的选择。

说到奶类,老年人最好每天都要喝,可以选择鲜奶、酸奶、奶粉,或者吃点奶酪,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质。每天喝足300毫升是最好的,可以通过上下午的加餐分次补充。

坚果是非常好的零食,可以帮助老年人抗氧化、维护大脑健康。牙好的老年人每天都要吃一些,不要多吃,瓜子仁一小把、杏仁/花生仁/开心果等十几粒、核桃两三个就够了。

老年人每天要增加一些蔬菜的种类,尤其是绿叶菜、各种深色蔬菜,牙不好可以剁碎吃、做馅吃。像是土豆、山药等其实应该算在主食里,它们属于薯类。

老年人每天最好都能吃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水果,牙不好就选面一些的,也可以用勺子挖着吃。大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数其实远不如精米精面和甜点,老年人适当吃一些没有问题。

老年人饭量有限,要留给营养丰富的食物,像白米粥配咸菜的吃法就尽量改了吧。

米粒熬成糊精是好消化了,但会迅速升血糖,就算没有糖尿病的人也不要一顿饭只喝这样的粥。特别爱喝粥的话,尽量把粥做的复杂些,加入各种粗粮、杂豆、红枣等,做成营养丰富的杂粮粥。

牙不好吃不了坚果的老年人这时候可以把一些坚果也放进去,熬粥、打成糊都可以,最重要的是一次只喝一小碗,还要同时吃一些其他食物,减弱升糖力。

*糖尿病患者就不要喝粥了。

面条属于精细主食,不光升糖快,更容易导致能量过剩,转变成脂肪引起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型肥胖,对于各种慢性病来说都是危险因素。而且外面卖的面条都含盐,经常吃的话不知不觉盐就吃多了,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爱吃面条。

老年人如果特别爱吃面,一周可以吃两三次,不要煮的太烂,最好吃打卤面,加入肉、蛋,菜码也要尽量种类多一些,嚼不烂可以剁碎,吃的时候慢慢咀嚼,努力让自己摄入更多营养。

老年人如果吃太素,很容易因为蛋白质减少而出现肌少症。延缓肌肉衰减对于维持老年人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缺少优质蛋白还会导致血管壁弹性变差,我们常见的老年性高血压——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低,也就是脉压差大的现象,就是由于血管壁没有弹性造成的。

而且吃得太素、太单一还会导致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出现营养不良,引发很多疾病。所以,老年人要吃一些动物性食物,把肉炖烂,或者做成肉馅,可以多吃一些鱼肉,鸡蛋、牛奶更要天天保证。不用担心这些天然食物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含量高,适量吃都是没问题的。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含反式脂肪、添加糖、过量的钠以及各种添加剂的加工食品,比如很多老年人爱吃的糕点和一些甜腻软糯的食物,这些真的要注意控制,尽量少吃,当然不吃是最好的。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号

















胸痛“忍忍就好了”?或是猝死的前兆!预防胸痛,你需要做到这些!

心源性胸痛

常见于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主动脉夹层多伴有高血压、疼痛较为剧烈,胸片常显示纵隔增宽,心血管超声和胸部CT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闷、心绞痛、大汗淋漓、濒死感等症状,口含症状不缓解。行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明确诊断。

肺栓塞常见的症状是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活动后明显,胸痛、晕厥、烦躁不安、咯血等。      

以上几种情况多为急症,需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危及生命,引起猝死。

肺源性胸痛

常见于胸膜炎、气胸、肺炎、胸膜肿瘤、肺癌等。

气胸也属于内科急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症状轻重与有无肺部基础疾病及功能状态、气胸发生的速度、胸膜腔内积气量及压力大小有关。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感觉一侧胸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之后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炎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性症状,化验血常规、行胸部CT明确诊断。

骨骼肌肉源性胸痛

常见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

带状疱疹属于感染性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者胸壁可见皮疹呈带状分布。需就诊感染性疾病科或皮肤科。

肋间神经痛多为患者的主观症状,疼痛的特点为胸部或腹部呈条带状分布。需就诊胸科。

肋骨骨折常有外伤史,胸壁活动受限,需就诊胸外科。

胃肠源性胸痛

常见于食管炎、胃食管反流、食道裂孔疝、食管癌、纵隔肿瘤等。

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症状是反酸、烧心,胸痛多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

食管癌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消化科明确诊断。

功能性胸痛

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由心理疾病或者内分泌失调引起。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

如果是一瞬间、不剧烈的胸痛,无其他不适和合并的疾病。无需过分紧张,休息一下,观察有没有后续的变化,如果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或者频繁出现一过性疼痛,建议医院就诊。

而持续性剧烈的胸痛往往是最危险的,多提示存在急性病症。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需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对于胸痛这件事,绝不能掉以轻心!预防胸痛,你需要做到这些!

心源性胸痛的预防:清淡饮食,控制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戒烟、酒。

胃肠源性胸痛的预防:减少引起腹压升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浓茶、咖啡等。戒烟、酒。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