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 07- 07 10: 24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建议内容
一、案由原因
一座城市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只有在老街才能寻到,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就是每一个常山人记忆深处的那条老街,承载着常山人浓浓的乡愁。今年,我县总投资13.6亿元对北门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开发修复,着力打造一座以居住功能为主体,文创产业、旅游休闲、商业商务和服务业有机结合的多元文化复合型“宋文化”街区,为常山和周边城市游客创造更加丰富的文旅体验,这正是承载烟火气和乡愁的最佳之处。
二、案由依据
随着我县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东部新城建设,常山的历史文化元素、街头特色小吃慢慢减少,老物件老传统老记忆越来越难找寻。并且本地大人拼命要寻找的儿时记忆,儿童要记住的童年记忆寄托了浓厚的乡愁期盼,外地人寻觅的不同文化美食特色体验,这正是北门历史文化特色街区需要抓住的消费者心理需求。
我县有以“喝彩歌谣”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以武当太乙拳为代表的省级非遗项目11项,以捏糖人为代表的市级非遗项目66项,以常山山粉饺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遗项目177项,同时我县还是全国鲜辣美食之乡,“中国好味·鲜辣常山”品牌逐步形成,拥有以“十大碗”为代表的一批特色美食和以常山醅糕、常山贡面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吃,这是我们的深厚底蕴和特色禀赋。
三、相关建议
在街区打造建设中把“非遗+美食”元素有机融合进去,让非遗搭台、美食添彩,产研学融合,鲜辣美食集聚,实现宋韵文化与非遗文化传承、特色美食体验有机结合,成为一个“让外地游客向往、本地人必推”、“有故事、有味道、有文化”的地标和旅游休闲打卡地,而我县也具备了相应的基础条件。
具体可以从空间布局、场景设计、美食体验(大小结合)、文化体验、IP打造、运维招商上精心设计,全面完成古建筑修复、仿古建筑建设、沿街商业街改造、外立面改造以及片区改造范围内的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利用空间时序分门别类的展示非遗文化、非遗美食,特色小吃场景穿插,结合宋韵文化打造系列演出、文创产品IP和U系列特色农副产品,倾力打造一条最具烟火气的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实现老旧街区微改造、传统文化大繁荣,为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增砖添瓦。
答复意见
何春红委员:
您在常山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打造最具烟火气的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建议在街区打造中把“非遗+美食”元素有机融合进去,让非遗搭台、美食添彩,产研学融合,鲜辣美食集聚,实现宋韵文化与非遗文化传承、特色美食体验有机结合,成为一个“让外地游客向往、本地人必推”、“有故事、有味道、有文化”的地标和旅游休闲打卡地的提法,与我们的对于街区开发的总体目标一致。
自2022年初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由县政协牵头,成立了以县文广旅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城投集团、开元集团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业态指导组,统筹谋划推进街区业态布局工作。目前,已完成业态策划方案初稿,对街区游线、重要节点业态布局、街区主题等进行了初步规划。方案中对业态的布局包含了非遗传承文化展演、非遗美食、鲜辣美食以及非遗研学、文旅研学等,主打宋韵文化,致力将北门历史街区打造为我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策划仍在进一步优化、细化,请您保持关注,希望得到您更多宝贵的建议。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常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