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200262401/2023-809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7-10 | |
发布单位: | 县住建局 | 有效性: |
1133082200262401/2023-80929
主动公开
2023-07-10
县住建局
发布时间:2023-07-10 18:11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年,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县政府全会精神,以城市赋能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山水公园城市,城市业态、城市品位和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一、2022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以打造提升“十个一”为重点精心雕琢品质城市,共承建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额约12.48亿元。截至目前,市民中心工程、临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柚苑小区改造、城市生活小区零直排等项目完工惠民;文峰西路西延、东明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常山县1201工程(二期)、城区公共空间地下停车场、常山县农村污水建设项目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这里特别汇报一下,2022年住建牵头的3项县级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城市公园提升项目已基本完成;城市街巷提升工程已完成100幢外立面改造;美丽小镇建设工程涉及20个项目,已基本完工。
(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房地产投资增速强劲。1-12月,完成房地产投资16.97亿元,同比增长26.3%,位列全市第一。
2.商品房销售面积。1-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9.17万㎡,增速同比下降39%,排名全市第三。1-12月,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9.36%,增速排名全省20,全市第一。
3.建筑业产值。1-12月,建筑业总产值57.18亿元,同比下降0.01%;其中省内产值50.74亿元,同比增长0.04%。建筑业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排名全市第四。
4.公共设施投资情况。1-12月,完成投资6.8832亿元,同比增长38.51%,全市排名第三。
(三)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2022年,我们聚焦“锦绣山川、宋韵常山”的风貌愿景,依托山水格局和人文底蕴,高标准规划塑造独具常山气质的特色风貌。城乡风貌方面:第一批的文昌阁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球川-白石县域风貌样板区已完成省级验收并被命名。第二批的常山“楠溪雅韵”传统风貌区和芳村—新昌“油茶宋镇”县域风貌区已完成方案申报。未来社区方面:文昌未来社区已完成省级验收并被命名。东明未来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体推进,计划2023年完成创建;渡口未来社区一二期已全部完工,三期完成50%以上。此外,8月底承办了全市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实践论坛。美丽城镇方面:东案乡、青石镇成功创成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天马街道成功创成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山区县县城城镇省级样板,大桥头乡、同弓乡、招贤镇成功创成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达标。杆线整治方面:我们在全市首创“六统一”模式,渡口未来社区试点区域已于10月份全面完成杆线整治,球川—白石风貌样板区范围内杆线整治正加快推进,芳村—新昌县域风貌区范围内杆线整治新昌段已开工建设。
(四)其他工作
1.自建房排查整治。全面完成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9月开展了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整治“回头看”【根据乡镇(街道)上报汇总,全县经营性自建房2949户,包括3户C级,分别位于芳村镇修书村(修缮完成)、芳村镇洁湖村、芳村镇东岗村】。
2.招商引资方面。2022年,招引到常山县厨余垃圾生态一体化项目(总投资4820 万元,目前已通过项目决策,届时可实现处置厨余垃圾能力30 吨/日)、常佑供应链一站式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已申报项目决策)。
3.向上争取情况。2022年,我们抢抓政策“窗口期”,高频率“跑市进厅”,先后争取到4个省级试点:生活垃圾监管平台应用试点城市,全省仅2个;农房“浙建事”省级试点,全省12个;首批城市体检试点城市,全省4个;以及第三批海绵城市重点县。
4.城市管理方面。秉持“宁愿拆房建绿地,绝不毁绿建新房”的生态理念,深度打造“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山水相融、生态宜居”的山水公园城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2.45公里、雨污管网6公里,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改造终端105个、完成400座农污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青石镇、招贤镇片区农污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于9月份全面开工,惠及居民万余户。持续做好市政设施维护,截至12月底,增设停车位857个、施划标识标线14832平方米,修补路面1万余㎡、更换窨井盖419处、抢修亮化照明设施1300余处等。开展绿化品质提升行动,累计补植树木246棵,绿地修复5万余㎡,种植莳花1.7万余㎡、月季2万余株。加强城区垃圾处置及分类,1-12月份,清运处置城乡生活垃圾6.67万吨,全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城镇燃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完成975家使用燃气的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真抓实干促发展,谋事布局开新篇。2023年,常山县住建局将坚决在市住建局的指导下,保持定力、增强自信,蹄疾而步稳地推进项目建设和城市管理。通过大干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民生建设,增进群众福祉,持续发力推进住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指标为“指挥棒”,全力争取主要指标保三争二拼第一。
围绕五个目标,坚决打好开门红。(1)城市有机更新结构投资指标全年增长15%以上,一季度增长20%确保开门红;(2)房地产投资指标全年增长15%以上,一季度增长20%确保开门红;(3)建筑业总产值全年增幅10%【不排名】,省内建筑业产值全年增长20%以上【争取全市排名第三】;(4)新建商品房销售全年增长5%以上;(5)向上争取资金增长10%以上。
(二)坚持创建为“瞄准器”,全力争取试点创建提升工作标准。
1.争创国家绿色生态城区。(1)做好创建区域的申报,3-5 km²最佳【城东新区】;(2)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8类指标上进行深度规划;(3)城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按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尤其是在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争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城区。
2.争取城市有机更新试点。城市有机更新是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经与省建设厅对接,2023年省厅计划选取部分县市区开展城市有机更新试点工作,目前具体方案及选取方式未定,后续我局将加强向上对接,积极争取试点,促进我县城镇化建设。
(三)坚持项目为“新引擎”,全力推进山水公园城市建设。
1.以打造提升“十个一”为重点精心雕琢品质城市,2023年完成“一个高铁门户”公铁路衔接型综合客运中心项目;“一个浙西窗口”南北联络通道,全力推进综合体项目;“一个历史街区”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项目完成A、C地块主体结构施工。
2.围绕一切为了项目,全力推进重点项目16个(新建6个、续建10个),总投资约49.53亿元,重大前期项目8个、非重点项目31个,专项债项目5个的项目进度。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工程、城东新区渔舟路建设工程等顺利开工,常山县东明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常山县城区公共空间地下停车场项目——天马二小标段、城关中学标段等完成建设。
3.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力争2023年行政村覆盖率、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88%,2022年开工项目全部竣工,2023年开工新建改造处理终端100处并力争年底完工。高要求推进标准化运维评价工作,2023年完成300处标准化运维评价工作。同时,在近两年新建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5座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创建5个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让农民群众“有感”的试点示范设施。
4.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方面,一是快速推进新建区块实施。紧盯项目工期,争取新建地块完成65%的工程量。 二是加快核心保护区修缮项目建设。争取沿解放街沿线商业建筑70%修缮完成。
(四)坚持产业为“发力点” ,全力以赴做好做大两个产业。
1.夯实建筑业产值,带动建筑大产业。全年培育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2家,新增规上企业3家。完善信用分评价管理办法,全年省外产值争取突破8亿元。推动建筑材料集采5-6亿元,谋划召开第一届浙西建筑材料集采大会【目前城投下属子公司常好贸易已开展相应的业务,现处于试运营阶段】。
2.夯实柚石产业,带动园林大产业。积极对接省园林协会,争取举办省级园林艺术比赛或展示。制定胡柚实生树绿化景观标准,将胡柚作为常山县绿化的主要品种,通过建设胡柚景观大道、胡柚景观节点、胡柚口袋公园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将胡柚打造成为常山城市封面。
(五)坚持品质为“基准线”,全力推进人行优先型城市打造。
高质量编制人行优先型城市专题研究,全面实施城市家具、一把剪刀、一把扫帚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市容赋码,对城市市容市貌进行数字化精细管理,谋划建设智慧环卫平台,系统性对人员和环卫作业车辆进行智慧化管理。在赵家坪和城南片区等创文改造中,全面融入人行优先型城市理念,试点先行。全力围绕“以人为本”的思路,深度挖掘城市特色,谋划一批有前瞻性、科学性、带动性的城建项目,同时对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性修复,推进我县城市功能与品质逐步提升,构建常山新风貌。
在慢行系统规划、建设中全面融入“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理念,着眼城市周边沿山沿河沿路等绿色公共空间的复合功能提升,结合城市体检工作,优化城市发展目标,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精准谋划项目,补齐城市建设短板。积极做好文旅融合、文体融合和康养休闲融合的文章,串联城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节点,大力推进骑行、步行绿道、城市家具绿道等建设改造。同时,巩固优秀绿道建设成果,持续擦亮“最美绿道”“省级绿道”金名片,高标准建设完善绿道网、积极开展现有绿道改造提升,力争获评更多的“浙江最美绿道”。实施老城区“+绿道”、新城区“绿道+”建设行动,营造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六)坚持健康为“着力点”,全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助企惠民。
加强房地产市场土地、投资、销售的计划性管理,严格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做好市场维稳,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利用房票+集聚券政策,适时出台补丁政策,进一步稳定房地产销售形势。启用智慧安防系统,精准化监管公租房房源利用;启动U安居城市能级提升,力争完成实质性解危;启用城镇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平台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动态监管;深化推进全县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自建房分类机制,加强腾空防控危房、落实管控措施的C级危房、老旧房屋、生产经营性房屋、在建农房的常态化巡查管理力度,强化危房分类整治举措,推进危房实质性解危。同时,结合农村房屋安全使用“一件事”试点,进一步推进农房“浙建事”系统常态化运行,探索自建房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制度及部门协同机制,健全我县农村自建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引导人口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5%以上。
(七)坚持安全为“根本点”,全力以赴做好行业监管。
以建筑施工安全委员会和城市运行安全委员会为抓手,从严开展质量、安全、消防等全流程审验监管。继续推行“样板先行”,通过为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落实创优夺杯宣传和服务机制,提高我县企业创优夺杯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全年争创衢江杯4个,钱江杯1个,市标化工地4个,实现文明工地全覆盖。
(八)坚持党建“领航标”,全力推动“清廉工地”建设。
1.深化“城市+U站”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建“1+3+3+6+N”党建工作体系【“1”条工作理念:即“以党建引领发展,把党建融入发展,用党建推动发展,靠党建检验发展”;“3”个原则:服务大局、突出特色、讲求实效”;“3”个内涵:“围绕五个指标、开展八大行动、党建全面覆盖”;“6”大行动:“模范住建、惠民住建、创新住建、法治住建、绿色住建、智慧住建”;“党建+N”的立体思维】,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积极谋划更多“优质”项目,打造更“优异”城乡风貌,培育更“优秀”建筑企业,促使我县建筑业、房地产业更“优良”发展,为我县城乡建设注入更优活力和动力。
2.全域推行“清廉工地”建设。紧盯工程建设关键环节、重要节点,以“清廉工地”为切口,积极探索“住建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建设施工单位”联防联控的工作新机制,构建开工学廉、阵地宣廉、过程守廉、督查促廉、行动兴廉“五位一体”的全过程监督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实现关口前移、监督前置,最终实现全县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