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 07- 10 11: 46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建议内容
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是传统农业县,以“两柚一茶”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产业总产值已突破35亿元。近年来,常山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主题,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是否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能否取得标志性成果,事关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局这一时代命题,并结合实际县情,重点扶持“两柚一茶”产业,并积极推动衢枳壳加入《中国药典》,2022年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对我县10万柚农增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用实际行动书写“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衢枳壳为芸香科植物常山胡柚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等功效。属于酸橙的栽培变种,具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衢州市栽培面积12万亩,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是常山县的特有资源和主导特色农业产业。
一是缺乏衢枳壳药材生产技术规程。衢枳壳的种植管理模式大多数还是与常山胡柚一样管理,每年都要定期施肥、打药,特别是采收期6月——7月之间,刚好是胡柚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时期,打药次数较多,有些农民边打药,边采收,这对衢枳壳的农残及品质带来很大的风险。特别是2021年开始,中药饮片的农残检测极为严格,一旦农残超标,面临着退货的风险,也损害了衢枳壳品牌,这对“入典”后,成为枳壳来源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击。
二是缺乏衢枳壳专一品种,衢枳壳药材标准要求:柚皮苷含量不得少于4.0%,新橙皮苷含量不得少于3.0%。目前胡柚与衢枳壳基本为同一个种源,没有专门的药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三是缺乏衢枳壳GAP基地,没有形成规模以上的衢枳壳道地药园,基本采用的还是未成熟时期采摘残次果或是疏果、落果,成熟后还是当成熟果使用。
三、下一步建议
为了更好更健康有序的发展衢枳壳产业,制定衢枳壳产业发展规划,以产业集群为目标,逐步建立衢枳壳标准化示范道地药园,发挥常山县胡柚研究院、中药材协会、龙头企业作用,注重品牌形象塑造,严格落实统一时间采收、统一品质标准、统一产品包装,从产前、产中、产后开展衢枳壳进行规范化生产,建立生产全过程质量追溯管理体系,促进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衢枳壳道地性的主要药效成分或指标成分分析,研究种质优化、田间管理、药肥减施增效等栽培措施,起草制定衢枳壳浙江省地方标准。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管理衢枳壳种植基地。
二是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作为衢枳壳专门采收的基地,按照衢枳壳中药材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逐步建成规范化GAP道地药园。
三是重视衢枳壳品牌维护及打造,选育衢枳壳专门用的药用品种,使衢枳壳不但成为全国枳壳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全国枳壳的优质代表,作出常山特色,为常山县“两柚一茶”产业添砖加瓦。
答复意见
徐小忠委员:
您在常山县政协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衢枳壳道地药园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常山中药材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提案中提出的各项建议,局领导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等业务科室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品种选育,建设枳壳资源圃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制订《关于开展衢枳壳及常山胡柚新一轮良种选育工作的通知》,通过群众普选,太空育种等手段筛选出特殊性状变异单株,如指标成分含量高、苦味足、皮厚、油胞鼓等变异后代新品系;常山县胡柚研究院承接了浙江省科技厅十四五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课题,课题的开展可以推动衢枳壳药用品种的选育工作;在常山胡柚种苗繁育中心划出一块资源圃,打造专门的“枳壳资源圃”,目前已经收集并保存了枳壳种质资源12份,并与国家柑橘育种中心联合开展无病毒苗木培育。
二、打造道地药园,规范标准化采收
起草制订《中药材衢枳壳生产技术规程》,规范衢枳壳生产环节,规定采收时间,干燥方式,储藏要求。依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技术团队项目,开展衢枳壳省力化栽培,以常山县柚王中药材公司牵头,在青石镇江家畈村打造了一个核心200亩,辐射1000亩的衢枳壳道地药园。后续将该药园的经验进行宣传推广,计划打造出一批规范化、标准化、高质化的道地药园。
三、提升品牌价值,供应优质衢枳壳
“衢枳壳”是新浙八味、衢六味优质品种,经过10多年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枳壳的重要来源,目前市场上1/3的枳壳为衢枳壳,逐步在常山、衢州形成“枳壳”集聚效应;
积极发挥县农产品市场协会、中药材协会作用,将衢枳壳品牌的提升工作纳入到“一份常礼”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中,形成富有常山特色的农产品、原药材品牌,并提供个全国各大药企优质的衢枳壳,开发出不同的衢枳壳为原料的中成药。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县农业农村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