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 07- 10 17: 02
信息来源: 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建议内容
今年是浙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我县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着手打造多家共富果园。共富果园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它既是推动改革的一张王牌,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通过两年的努力,共富果园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环节需进一步提升。以飞碓村共富果园为例:飞碓共富果园2021年开始建设,目前飞碓村已完成161户农户、6579株柚树,共计300余亩柚林流转工作,村企衢州红星旅游公司已正常开展柚园管理工作,配套数字化管理设备,实施果园改造提升,标准化种植技术落地,今年共收胡柚80万斤。目前来看,共富果园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难度较大,生产成本偏高;统一管理后胡柚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存在资金短缺,农资不足,管理技术不先进等问题;销售途径较为单一,以扶贫结对单位中国银行各支行员工认领购买为主,其他销售渠道很少,可持续性差。
以上问题也是全县共性问题,因此需县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助推全县万亩共富果园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主要目标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常山共同富裕“重要窗口”,着力破解胡柚产业迭代升级难题,特别是当前面临的“柚园失管,好果不多,次果滞销”的窘境,期望通过试点探索“1村6个化”模式,切实做到胡柚基地能提升、优质果品能优价、品牌营销能增值、千名柚农能增收。
一、基地建设方面。 加强项目倾斜,完善果园道路、供水、肥水一体化设施、无人机、割草机、智控探头、旅游标识标牌等硬件条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减少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打造数字化远程可视化认领基地,将飞碓村共富果园划分为A区、B区等10个大区位,每个大区约30亩,对每个区块内每棵树进行赋码,安装视频监控,实现全区域监控。一方面,实现信息一“屏”掌控。建立“一树一码”“一园一档”数据系统,让用户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可以查阅精品果“出炉”全过程的背景信息。一方面,实现果园一“点”悦享。通过果园安装的高清摄像头与系统对接,用户随时随地轻点鼠标或手机APP,即可欣赏柚树长势、开花、结果和农事作业等鲜活场景。
二、品质提升方面。一是技术支持,以提高胡柚精品果产出水平为目标,强化科技精准服务机制,组建精干服务队,增加科技特派员,蹲点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帮教指导,提升管理水平。二是管理资金保障制度,与银行合作,开通对应共富果园的金融产品,保障资金,避免因资金不足导致管理不到位而影响胡柚品质,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农资物资的补助。
三、产品销售方面。一是设定保护价格,根据以往,胡柚销售价格波动很大,当低于保护价时政府予以一定补助,以保护胡柚生产的可持续性。二是鲜果销售奖励,胡柚一定的价格销售达到相应的量,促进胡柚品牌宣传的,给予一定的销售奖励。三是残次果(深加工果)兜底收购,四,以保持胡柚种植的积极性。
飞碓村的共富果园运行模式现在不断深入实施。目前有161户农户已签订流转协议,共富果园内的胡柚树已完成“一树一码”悬挂,管理技术、胡柚功效介绍等宣传标志标识牌安装到位。村企红星旅游公司已经开展流转后的果园日常管理工作,全面害虫治理,2023年准备在今年的基础上扩大流转面积,争取将飞碓村剩余园地及九龙山村、桥亭村等周边村共同打造成“共富果园”基地。
答复意见
江桔方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要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助推共富果园建议的议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共富果园”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你们的建议,经研究,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2022年全县基本创成“共富果园”30家,涵盖常山胡柚、油茶、食用菌、中药材等40多个品种,总面积1.5万余亩,所在村村集体收入5557.8万元,村均收入150.2万元,比全县村集体平均收入高出21%。带动37个行政村组建强村公司16个,联动农民2万余名,其中吸纳就业4948人。目前,“共富果园”累计产生一次分配收入4090万元、二次分配收入733万元、三次分配增收132万元。开展绩效评定工作,评出金果园奖1个,银果园奖4个,单项奖2个。2023年新申报创建“共富果园”26家,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自共富果园创建以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共富果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常委办发〔2022〕13号)、《“共富果园”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专项政策文件,推动“1+N”政策落实到位精准兑现。在此基础上统筹利用26县一县一策扶持意见,争取省级部门对“两柚一茶”等产业在项目资金、资源要素、品牌发展等全方位的支持,配套申报农业双强等项目。
一、在基地建设方面。一方面按照全链条贯通的思路,制定规范化流转、标准化经营、数字化管理、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景区化建设“六化”建设标准,推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采收仓储、统一品牌销售”四统一闭环运作,100%实现标准化生产,减少管理及生产成本,实现果园精品率和产量分别提高20%、30%。另一方面设置基地有特色、管理有规范、合作有模式、安全有保障“四有”准入条件,明确“宽进严评”的导向,2023年新申报创建26家。对于创建单位加强项目政策倾斜,通过“通用券”形式优先享受土地大流转、乡村振兴产业、工业经济等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同时,设立要素配置奖,对获评“共富银果园”“共富金果园”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先安排农业设施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
二、在品质提升方面。一是实施“一对一结对”专家服务。对纳入“共富果园”创建名单的主体,根据专业领域,分别安排1名专家定向指导,要求每周服务不少于2次,动态掌握创建情况,靶向锁定创建难点,纾困解难,精准帮扶,帮助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创新金融增信。以“金融券”方式,充分发挥“两山银行”金融扶持属性,通过提供担保、资源收储等方式,为共富果园增信贷款,打通融资贷款堵点。同时,通过金融贴息奖兑现,对获评“共富银果园”“共富金果园”的按照LPR标准,分别给予70%、100%的贷款贴息奖励,并在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农业政策性保险给予100%的保费补助,助力化解因资金不足难题,保障农产品品质。
三、在产品销售方面。一是创新品牌营销。采用“订单农业+连锁经营+品牌专卖+电商直播”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将“共富果园”农产品打造成新网红。对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授权使用“一份常礼”公用品牌,不断提高“共富果园”的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二是推动精深化加工拓宽销售渠道。加强龙头企业与经营主体合作开展“共富果园”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对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购买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的通过“科技券”予以补助,进一步强化经营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引进科技特派员,组建专家团队,加强技术合作,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率,将农产品“吃干榨尽”。三是对纳入“一份常礼”系列产品名单的“共富果园”产品,给予发放采购券,促进产品销售。对年度采购“共富果园”产品额达100万元以上的,按采购额的3%以采购券的形式予以补助;采购额达200万元以上的,按采购额的4%以采购券的形式予以补助;采购额达500万元以上的,按采购额的5%以采购券的形式予以补助。
目前,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共富果园”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成立县级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各乡镇、街道、部门一把手为成员,亲自协调、亲自参与,将“共富果园”建设纳入各单位的2023年度考核指标,形成步调一致、狠抓落实的组织保障与强大合力。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共富果园”建设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县农业农村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