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40/2023-8386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12-27 | |
发布单位: | 气象局 | 有效性: |
02165835-040/2023-83862
主动公开
2023-12-27
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3-12-27 11:22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常山县气象局
今年以来,县气象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夯基础、求突破、提质效,切实发挥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作用,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常山助力打造“浙西第一门户”,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立足以人为本,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一是气象预警机制再完善。建立“提醒→预警→叫应→通报→评估”递进式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启动气象应急响应18轮次,应急响应86天,发布预警信号245次,联合水利、资规发布山洪、地质灾害等风险预警33次,叫应党政责任人900余人次。6月20日夜里,常山迎来入梅以来第一轮强降水天气过程,县防指启动气象预警为先导应急响应机制,协助成功转移949人,未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二是气象数智应用再深化。通过“网格+气象”平台实现网格员气象预警、专项任务“ 一键达”、灾害类网格事件实时回流,覆盖全县近2000名网格员,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5分钟。防灾决策气象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应急、水利、资规等部门乡镇部署应用。三是向上争取强支撑。常山气象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获省气象局批复立项,争取中央项目资金补助380万,全市第一;常山县X波段相控阵雷达建设项目获中央投资补助690万,为常山气象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实施,X波段雷达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四是活动保障再强化。建立精细预报预警专题服务保障机制,为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长山角朗诵大会、UU音乐节等重大活动赛事提供精细化、滚动式专题气象服务材料36期。
(二)坚持绿色发展,彰显常山生态文旅底色。一是提升常山优质生态气候城市品牌影响力。联合省气象服务中心推出《金秋遇见U》,获得2023年全国气象优秀短视频。二是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深化人影“火箭+烟炉”作业体系,完成千家排人影标准化基地建设1个,新建新昌乡烟炉基地1个,开展人影作业6轮次,增雨量515万吨,为缓解我县水资源紧张、服务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开展“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复评。深挖常山生态、气候、旅游等资源优势,打响生态旅游品牌,目前已通过氧吧复评创建初审,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复评材料,确保顺利通过复评。
(三)聚力乡村振兴,推动气象服务赋能共同富裕。一是推动常山气象指数保险应用提级推广。完成常山气象指数保险应用迭代省级,已覆盖全市7种气象指数保险险种上线应用,实现农户投保理赔更便捷、更高效。二是积极争创国家级“气候好产品”。完成常山胡柚国家级“气候好产品”认证正式签约,系今年全省2个,全市唯一,助力常山“双柚”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东案乡梅树底景区气象科普研学基地,积极申报创建省级气象科普基地1个。三是强化特色为农服务。围绕“两柚一茶”产业,开发气象为农“智慧”服务平台,为胡柚生长、发育、采摘、存储等开展一体化气象保障服务,提升农业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聚焦除险保安,提升气象安全监管水平。一是深化气象安全监管机制。公布《常山县2023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单》共126家,制定实施《2023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监督检查计划》。二是压实气象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隐患10处。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雷重点单位线上、现场检查率分别达100%、100%。落实行政审批流程和防雷安全监管服务,完成防雷设计审核行政许可3项,开展防雷竣工验收2家。三是强化安全监管联动。联合文旅、市监局等部门针对景区、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6家次。联合文旅局开展4A级以上景区安全监督检查1次,落实整改率100%。
(五)强化党建统领,推动党建和业务互融互促。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印发《2023年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将党建纳入全年工作绩效考核内容,通过清单化、量化式考核形成工作闭环。二是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依托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化党建阵地建设。以“党建+清廉”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打造常山气象党建文化阵地,开展党建元宇宙建设,探索元宇宙赋能党建新模式,激发党建活力。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个人特长做好人才培养规划。推荐优秀青年干部与上级部门、开展交流挂职锻炼1次,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五是争先创优提振底气。参加全市气象部门“一支部一特色”赛马比拼分获季度第二和第三,获评衢州市气象部门“四星级党支部”。气象指数保险智能速办应用获评“全省气象部门创新工作”,1名党员获县“两专标兵”荣誉表彰,1名党员入选全省气象部门优秀青年干部。
(六)围绕双建争先,推进纪检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强化作风建设。聚焦“保三争二拼第一”目标,印发《班子和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3年任务安排清单》,确保工作有抓手、目标见成效。开展“六治六提六争”作风建设专题学习研讨3次,推动作风建设行动落到实处。二是有序推进省气象局党组巡察整改落实见效。根据省局党组第三巡察组反馈意见,制定印发《巡察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工作清单》,抓好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多形式、常态化开展警示宣传教育,组织召开全局警示教育学习2次,赴何家乡“樊莹祠堂”警示教育基地接收警示教育1次。通过微信、浙政钉、电子屏等多渠道宣传廉政教育10次。四是健全制度体系。完成印发《常山县气象局制度汇编》,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五是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启动前期创建筹备工作,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以高水平文明建设赋能常山气象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推进常山气象高质量发展需求。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有人员编制数与我县是全省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地区的现状及日益繁重的气象防灾减灾任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安全治理等需求不相适应。
(二)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思路有待拓展,未结合常山工作实际,找准目标定位,建立未来一段时期常山气象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明确工作方案,实现创新突破。
三、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
(一)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以千万工程为切入点,推动气象信息在芳村未来乡村的场景化应用,实现气象信息在未来乡村中多场景、嵌入式、数字化、智慧化应用。依托新昌乡丝瓜藤等精品果园,推动气象融入“奔富果园”、低碳果园,助力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站网布局,规划建设1-2个农业、生态气象监测站点。利用大气成分和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建设环境预报业务和展示平台,发布负氧离子监测与评估产品,开展空气清新指数预报。打造“火箭+烟炉”空地一体人影作业矩阵。
(二)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以浙江省山区26县“气象强基工程”为抓手,推进常山县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升级扩建常山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风廓线雷达等垂直探测设施,改造完善台站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为我县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供有力支撑。开展灾害性天气精准靶向预警发布,提升气象服务精准化水平。推动精细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融入“全社会风险防控”平台和“爱常山”“U点通”等新媒体平台,实现预警信息一键直达。
(三)提升气象社会应用和治理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和提质增效15个,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培训会,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水平。完成常山气象科普馆、校园气象科普站建设。推进气象科普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一步徐提高农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促进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