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22-742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7-25
发布单位: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22-7426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2-07-25

  • 发布单位: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常山县找准跑道 统筹结合 以更实举措构筑乡村振兴四个驱动力

发布时间: 2022- 07- 25 16: 14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3月,我县获浙江省乡村振兴局评为2021年度山区26县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单位;5月,又荣获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综合考核优秀单位。5月31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正式公布,我县《深化“两山银行” 改革助力富民增收》案例成功入选。

(一)聚焦低收入农户收入,增添乡村振兴效力

一是“盯”目标。制定2022年工作目标,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增幅15%以上;制定《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入股光伏小康工程项目享受分红工作的通知》(常乡振〔2022〕2号)文件,低收入农户股份分红按所入股资金的15%作为年固定收益,由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行一季一结算,一年(自然年)一调整,以此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途径。根据《关于印发常山县扶贫产业增收项目收益分配实施意见的通知》(常扶贫办〔2021〕6号)文件,建立健全“村户固定比例分红、受益人员动态更新、资金使用公开决议”的收益分配方式,项目实施村根据收益金额、低收入农户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分配比例,收益应不少于30%用于低收入农户。此外,积极发展产业增收项目,目前已发放惠及45名低收入农户的增收贷款237.8万元、惠及18名低收入农户的香椿种植补贴50.85万元、惠及10名低收入农户的蜜蜂养殖补贴4万元。

二是“抓”研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两项收入工作,定期召开碰头会,专题研究两项收入工作,要求做到收入、消费同步抓,重视样本点轮换工作,做到数据有效衔接、平稳过渡。目前,赴县、市对接农民两项收入事宜4次,县领导带队2次;已参与市级调研两项收入事项2次,参加市、县相关会议9次,县领导均参会。

三是“找”靶向。围绕增收工作多点发力,细化具体措施,逐一压实责任,一方面积极做好与乡镇、部门的对接,与统计对接各乡镇两项农民收入工作整改情况,分析上半年工作重点、工作对象,并赴各乡镇开展两项农民收入增收督查事项,做到应统尽统,据实统计,将统计分析研判结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有效发展典型,指导何家乡组织近500人参加常山御白家庭农场的千亩白茶基地采茶工作,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又带动了农户和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就业,为两项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二)聚焦结对帮扶版块,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一是加强省市县联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省结对帮扶例会,并制定《省结对帮扶常山团组驻村工作组常驻人员联席会议规程》《省结对帮扶常山团组驻村工作组常驻人员评优评先办法》,对联席会议及考评办法等进行了细化。6月17日,召开了省结对帮扶常山团组第七次会议,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郭峻出席会议。主动和省、市对接结对帮扶进展情况,4月13日,邀请浙农股份赴球川镇就常山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山区26县供销供富示范点建设情况开展指导;4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实地查看共富综合体发展项目——新昌丝瓜络及东日共富综合体项目、辉埠邻里中心项目实际建设及进展情况。

二是理清多需求清单。会同省供销社为组长单位的帮扶团组谋划了年度个性化帮扶需求清单(承接任务清单),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项争资,共梳理帮扶事项清单54项,各方协同发力,推动清单落实,2022年筹措、协调、落实帮扶资金共2564.315万元,其中专项资金 300万元、项目资金1273.485万元、协调资金727.85万元、其他资金262.98万元。

三是致力多产业帮促。围绕产业带动、就业帮扶、 消费增收,助力重点帮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以新昌乡为例,丝瓜络山海协作共富产业园可带动全乡剩余劳动力150余人,10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都将达到100万元以上;郭塘村的月季花产业园规模达150余亩,2021年销售产值达186万元,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另外,球川镇将三溪村、东坑村作为蔬菜产业帮扶的试点村,打造县级蔬果直采配送基地,发展推广订单式生产模式,目前两个试点村已提前完成了土地流转和土地平整工作,并和浙农集团金华茂阳农产品配送公司完成了签约;同弓乡中和村坡地民宿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大桥头乡新村村共富果园建成后预计可为村民带来3600元/年·亩收益,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收入。

(三)聚焦项目推进版块,注入乡村振兴动力

一是推进富民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下达省级和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20万元,实施“共富菜园”、油茶基地购置等产业项目8个,建设带动低收入农户务工1000余人次。其中,光伏小康项目按照70万元的固定标准进行筹资,55个省级扶贫重点帮扶村每村可享受10万元/村·年的固定分红,目前已补助资金550万元;紫港街道狮东村的蔬菜基地集中整合100余亩,分区块种植管理西瓜、蜜桔、辣椒等经济作物,建成后可为村民提供劳动力岗位50余个,年底可通过土地流转增收100万元,仅西瓜一类年产量即可达12万斤,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0余万元。另外,同弓乡中和村的油茶基地、芳村镇前姜村的高山蔬菜基地项目建成后均可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带动农户增收。

二是推进异地搬迁工作。落实历年异地搬迁应安置未安置农户及原芳村2012年农整项目遗留问题农户拟赵家坪等安置区安置问题,并召开相关协调会2次,赴实地查看项目进展6次。

三是推进健康保险工作。2022年,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山支公司签订了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合作协议,按300元/人(其中省衔接资金安排150元/人,县财政配套资金安排150元/人)保费标准为全县低收入农户额外投保了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协议明确住院医疗不设置起付线,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最高赔付额35万元/人,附加保障部分(住院自费医疗项目保障、意外伤害身故保障、意外伤害残疾保障、意外伤害门(急)诊医疗费用、住院津贴、法定传染病保险(含新冠)保障)的赔付额24.25万元/人,每人累计限额59.25万元,若在整年度理赔结束后,未满96%的承诺赔付比例,保险公司将启动二次赔付,确保年度赔付比例不低于96%。现第一批参保的11538名低收入农户已纳入投保范围,合计保费346.14万元,年度内后续新增的低收入农户按新增的实际时间逐次投保,预计全年保费总金额将达369万元。另外,还会同人寿公司推出“乡村振兴无忧保”,协助抓好宣传、参保和缴费等实施工作,引导群众自愿参保,目前全县参保率达30%,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综合保障水平。

四是推进小额贴息工作。完成每月国家防返贫监测系统低收入农户小额信贷贴息信息数据维护上报工作;落实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贴息补助县级公示,今年上半年,补助金额达16.2254万元。

(四)聚焦综合维稳板块,保持乡村振兴定力

一是全力做好部门结对。统筹安排全县2465名干部结对8566户10999名低收入农户,人均帮扶1328元,对未走访结对干部所在单位开展县级通报1次,发送提醒函46份。

二是全力做好隐患排查。根据全国加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强化资金项目管理,抽查了天马街道东港村厂房建设等3个已立项项目的实施进度;开展产业增收项目现场抽验、衔接资金项目实施进度督导工作,并配合财政局开展2019年以来项目检查工作;部署乡镇(街道)开展低收入农户自来水入户情况调查、低收入农户在企就业情况调查等工作,目前已排查出全县含两套取水系统的低收入农户有3338人;低收入农户所住危旧房的有97户,已全部处理修缮;低收入农户在企业就业83人。

三是全力化解信访积案。逐件核对县信访局及相关乡镇街道反馈的原异地搬迁遗留问题信访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妥善处置,已赴实地对接并答复信访事宜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