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2165835-014/2022-7347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5-30
发布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02165835-014/2022-7347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2-05-30

  • 发布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2- 05- 30 14: 07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积极开展依法环评审批,文明公正执法等工作,高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问题。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领导,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始终坚持把普法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做为日常工作来抓,局党组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跟进落实法治建设工作,并对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

(二)规范执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一是严格环保审批程序。继续落实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对符合项目落地要求,且不在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内的项目进行降级。2021年,我县完成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区域内项目共有27个(其中由报告书降级为报告表审批2个,由报告表简化为登记表承诺备案25个),环境影响报告书初审4个,环境影响报告表初审1个,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7个,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46个,登记表备案项目49个。二是严格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聚焦规范化执法等方面,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集体审议、法制审核、依法公开制度、执法文书的整理及归档工作,探索以考促学、以案验学,把法律法规培训与提高办案质量紧密结合。2021年,根据《关于做好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和申领工作的通知》(浙司函〔202120 号)的相关要求,我局符合换发和申领条件的人员均已申请,同时组织5人次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工作。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局聘请浙江东昊、三衢律师事务所担任局及下属单位的法律顾问,为行政规范性文件提供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对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三是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根据我县实际情况,2021年我局重新编制了《2021 年常山县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企业名单》(衢环常〔20211号),按照常态化应用要求,通过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掌上执法系统完成四季度双随机检查。2021年,共检查企业109家次,参与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29家次,发现并要求整改的环境问题9处。四是强化生态环境分类执法。持续开展雷霆斩污2.0零点执法、百日攻坚、绿剑行动、全县生态环境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2021年,累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0件,处罚款人民币237.8万整,移送综合行政执法局3起,移送公安3起,查封扣押2起,行政拘留1起。常山县某纺织有限公司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擅自倾倒填埋案被选为省厅百日攻坚典型案例,为全市首例。

(三)注重服务,提高生态环境满意度。一是抓好生态环境群众信访。2021年,我县累计受理环境信访投诉161件,与实现环境信访量七连降,信访处理率达到100%,满意率达100%,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二是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根据省市县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要求,依法推进信用中国信用浙江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管理系统信用修复工作。2021年,我局共协助24家企业开展各平台信用修复,完成信用修复条数47条。

(四)做好宣传,增强环保法律意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环境日主题活动为契机,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线下组织育才小学学生走进环保基础设施公众开放基地常山港文图水质自动站、县环保大楼空气自动站、县酸沉降自动监测站等地,让学生代表近距离接触环保工作,同时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水源地护水志愿行动、由领导干部带头,进村入企开展党史宣讲等。线上通过发送六·五宣传短信、在电视、广播高频度滚动播放生态环保宣传知识、制作环境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群众生态环保的知晓度和参与度。2021年发送了环保短信20万条、参与环保志愿者、学生代表100余人,发放环保袋、宣传手册等10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

 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涉及面广、更新频率快,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并且分局编制数量和执法人员较少,执法力量的配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新进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实战经验也需进一步加强。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积极开展学法用法相关的学习培训,结合理论中心组学习、周一夜学等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新《准则》《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涉法工作逢会必讲,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贯彻落实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过程。严格落实《浙江省环境保护厅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定》《浙江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浙江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等执法制度。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法用法考试、参加省市县各级组织的法治及环保培训等,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四、明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和作风建设。鼓励全局工作人员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形成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与部门协作。继续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环境整治和执法检查,将雷霆斩污2.0”、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绿剑行动等专项行动贯穿执法工作始终,结合环保网格化和双随机、一公开的闭环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自觉维护环境。做好环境信访调处工作,维护群众合理环境诉求。强化部门协作,继续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和环境执法双随机抽查机制,深化公检法环联合办公机制,不断完善案件移交和联合办案制度,形成打击合力,有效提升环境犯罪案件办理效率的执法刚性。

(三)进一步加大环境法规宣传。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微信、现场咨询与监管执法等宣传渠道作用,继续积极开展·五环境日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组织号召环保志愿者、学校、企业等多方群体参与,促进生态环保协同互动,增强群众对环保法治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形成企业知法守法、自主参与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