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2165835-050/2021-657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3-29
发布单位: 何家乡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02165835-050/2021-6570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1-03-29

  • 发布单位:

    何家乡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何家乡2020年特色亮点工作和2021年主要思路

发布时间:2021-03-29 13:10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何家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强发展、求突破”工作总要求,深入开展县委“八大行动”,持续推进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打造、“宋诗之河”诗画风光带建设、黄冈山生态修复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不畏难、不停步、不懈怠,千方百计化压力为动力、以实干求实绩,经济社会事业取得稳步发展。

一、今年以来工作:不遗余力、不打折扣、不留退路,高质量雕琢风情何家微景观

(一)抓党建促引领,在强服务、提效能上狠下功夫。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导向,抓基层、打基础、凝合力,将党的领导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密织红色防护网。坚持安全底线不动摇,面对凶猛疫情,党员干部靠前作战,自发成立党员消毒队,对村内祠堂、办公楼等人员集聚场所及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及时消毒,组建“何家铁军 ”红袖章防疫联盟,一线巡查、岗亭执勤、跑腿服务,一级响应期间,为居家隔离对象上门送生活物资2000余次。目前,何家乡零确诊病例,零疑似病例,排摸出的585名特定对象全部解除观察。面对汛期灾情,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执行“党员+网格”、“线上+线下”、“重点+难点”的“三+”模式,排查危旧房500多处,搬迁腾空危房户20余户,全面完成75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修缮工作,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锻造红色先锋队。将换届选举配强班子作为打牢基础的关键来抓,深入开展“红色拉练,干将比拼”,审慎考量“一肩挑”及两委意向人选,组建为民服务先锋队,浓厚“干中换,换中干”氛围,钱塘村为民服务先锋队成员“两个一天”,完成土地放样和74户45亩征地任务,全力护航投资5.5亿元的慈孝文化园项目。深化“三问”活动,以“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为宗旨,收集民情民意,听民声,解民忧,得民心,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小事、实事,极大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收集群众需求48条,已解决10条,正在解决17条,纳入村庄五年发展规划21条。三是稳牢红色压舱石。充分发挥“三联工程”作用,完善初信初访化解机制,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借助“两难问题”钉钉工作群,结合党员联户“至少办一件”,党员干部深入矛盾一线,入户走访群众及时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期。江湾村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共同发力,破解江湾村玉坑土地抛荒信访问题,涉及82户已完成签约流转,10月份以来,全乡各村共处理化解矛盾纠纷62件。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行动,依法依规化解积案。

(二)抓产业强发展,在扬优势、创特色上有新作为。扎实开展“产业提质年”活动,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好农旅结合文章。一是做优“一条鱼”。8月6日,县委、县政府下发了《“渔家乐一条街”转型提升行动方案》,为长风村渔家乐一条街转型升级指引了方向,我乡全力以赴、全民动员、全面启动,深入开展工作,自8月底开始对有碍观瞻的乱搭建、乱堆放、乱贴画等进行集中整治,积极和美院对接设计方案,组建“放心鱼”联盟,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房屋收储工作,溪东片共摸排有出租意向20户,9月15日开始启动整幢房屋收储,目前已经完成6幢整体民房、1幢加工坊、1幢饭店的收储,流转沙滩地33.46亩、茶叶山22.52亩、农田20亩,其中古渡金沙景区及其附属饭店已收购交由农投统一规范管理,助力村集体经济消薄。二是做精“一根竹”。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力度,在江、樊、何沿线集中连片建设千亩食用竹基地,打造浙西“大竹海”,加强与县林水局、县农投公司对接,初步完成了食用笋竹基地技术提升和品牌打造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年-2022年三年建设任务。着力食用竹种植技术提升,已完成第一批400余亩新品食用竹种植,提升改造原有食用竹200余亩。面向社会征集食用竹品牌,结合何家乡传统优秀文化,以万寿“禅”文化定位,推出“万寿禅笋”品牌,打造“禅笋长寿”的品牌定位。三是做实“一堂课”。结合乡村振兴讲堂开展食用竹种植技术培训,开展乡土直播进渔家乐活动,拓宽农产品销路,解决滞销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直播方式,帮助农户卖出食用笋8万余斤,辣椒酱上千余瓶,3月5日市委组织部部长林晓峰来调研,充分肯定我乡“停业不停艺”的做法。

(三)抓项目筑根基,在补短板、增后劲上持续发力。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在重大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上不断发力。一是全力以赴抓牢文旅拓展这个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以“禅”文化为主题,积极配合万寿寺开工重建工程,加快推进黄岗山生态修复一期工程、钱塘江治理二期工程、湖口大桥以及何辉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禅悦黄冈度假区。深入挖掘赵鼎忠简文化,收集赵鼎诗67篇、词45首,邀请专业团队以赵鼎生平故事地奔创作越剧作品,已完成试演录制,会同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邀请省、市考古专家多次进行现场考古,论证赵鼎墓保护利用价值,完成对赵鼎墓遗址测绘、摄影摄像并做好回填保护工作,赵鼎考古公园于9月30日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初审。二是全力以赴做好诗画风光带建设这个美丽乡村“主攻手”。今年县里在何家这段风光带上实施了12个项目,总投资7830万元,涉及江樊何、钱塘、黄冈、长风6个村,结合沿江公路建设,抓工期、保质量,全力保障项目进度。积极申报5个省级特色精品村,精心谋划古县衙、古戏台、古驿站等一批42个特色项目,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乡村花园新格局。结合美丽集镇建设,争创“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9月18日,美丽城镇创建行动方案荣获省级优秀样板创建城镇行动方案。三是全力以赴完善公共服务这个民生福祉的“支撑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开展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建档立卡480户517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8个村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惠及3000余户农户;加大文体项目建设,完成何家村体育小康村提升工程,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面推进便民服务进乡村振兴讲堂,实现29项高频事项的村级代办,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合衢州有礼“八个一”,挖掘樊家村廉礼文化,创新樊家廉礼信用积分体系,率先打造移风易俗示范村。

二、明年主要思路:应势而谋、顺势而上、乘势而进,高水平构造全域发展大格局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突出抓人促事、担当实干,抢机遇、求突破、强发展,对标“重要窗口”,落实“八大行动”,最大限度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一)新上加新,党建统领笃定笃行。一是抓好新两委队伍,强村致富显担当。高质量完成村委组织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委队伍,上好新两委班子任职第一课,指导两委班子办好任职第一事,充分发挥“一肩挑”的组织优势,进一步强化“一肩挑”头雁领航作用,在抓党建、带队伍、谋发展上有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谋深做实五年发展规划,持之以恒开展“红色拉练,干将比拼”,项目建设晒一晒、民生服务晒一晒、扶贫消薄晒一晒,倒逼各村形成“晒中干,干中进,进中优”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用好新管理体系,高效运转重服务。坚持“党建统领的灵魂”,提托“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打通干部队伍管理瓶颈,做实做优“三联工程”,提质提效组团联村,让力量在一线沉下去,让服务在一线办下去,让矛盾在一线消下去,抓好乡镇执法队伍建设,深化长风村示范点建设,重点服务渔家乐一条街,形成服务、指导、督查、处置的高效管理闭环。

(二)优中强优,产业提质稳扎稳打。一是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深化“两茶一竹”产业格局,重点提升食用竹产业,以拉长鲜笋“在市”时间为目标,合理品种搭配,扩大种植面积1000亩,改造提升面积1000亩,盘活熟地,建设食用竹交易市场、竹文化展示广场,借势借力开展招商引资,注册“万寿禅笋”食用竹笋商标,建立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同时营销。以银毫凰岗茶文化创意园、白茶文化园等一批精品农业园为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产业种植、加工、体验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二是做响鲜辣品牌。提高自主品牌意识,进一步推进“衢州有礼,慢城常山”城市品牌与文化创意、农特产品、休闲旅游等产业融合,集中力量开展“月亮湾”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全面铺开鲜辣风情户培育,深入开展“云游何家”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手段加强古渡金沙、鲜辣美食、石门佳气、渔家乐一条街的宣传,不断扩大长风村辣酱电商品牌影响力竞争力。

(三)重中有重,项目攻坚实打实干。一是以落地实效为重点,加速推进一批新增项目。充分挖掘和放大定阳古县、清官廉吏之乡、宋诗之河源头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价值,突出“禅、茶、辣、廉、古县、忠简”六大文化,大力推动文旅融合、以文带旅、以旅兴文。以“禅文化”为主题,连片打造禅悦黄冈浙西禅修度假区,全力推进黄岗山文化旅游区创4A景区,积极配合做好万寿寺开工重建,深化宋诗长廊文化群建设,争取上级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做足赵鼎墓遗址保护、修复、利用文章,完成赵鼎考古公园建设。二是以配套完善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工程项目。完善樊家村“廉礼积分”基层诚信治理试点项目,打造代表联络站升级版,助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主题接待活动。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工程,谋划乡卫生院迁建;实施乡风文明“创新驱动”工程,全面推行“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开展“衢州有礼 慢城常山”“有礼八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我乡有礼指数。明确 “文旅型”美丽城镇发展方向,配套完成集贸市场星级创建、污水处理整治提升等基建项目,争创“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三是以招大引强为重点,谋划一批招商项目。将长风村鲜辣鱼庄街转型提升作为两山转化、产业富民的重要抓手,不遗余力抓工作强落实,积极和农投、旅投对接,引进专业团队及运作公司在205国道长风村、江源村建设腾云长风、江源旅游根据地,全力打造集“山水寺渔”等元素为一体的农文旅结合示范带、诗画风光带上新亮点、“两山”转化样板地。持续跟进做好溪东农乐园、江湾奇异果蔬示范园、钱塘慈孝文化园等龙头项目招商,推进项目快建设早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