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200262440/2021-7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12-17 | |
发布单位: |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 有效性: |
1133082200262440/2021-70904
主动公开
2021-12-17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12-17 10:51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面对今年受疫情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常山县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坚持让就业者乐业,让创业者立业,通过打响“常山阿姨”品牌,打造返乡创业平台,打好服务“组合拳”,实现县域就业平稳向上、创业创新日趋活跃,构建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实利、政府得实效的共赢生态。今年以来新增各类经济实体3732家,带动就业2.7万人;大学生创业540人,同比增长1.5倍;“常山阿姨”品牌入选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全省首创县域“云招聘”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就业精准匹配。
一、打响“常山阿姨”品牌,输出就业高质量
1.五类档案确保雇主放心。构建行业规范,全国首创以家庭、品行、技能、健康、从业五方面为抓手的“五类档案”。设置个人申报、资格初审、部门联查、综合会考、专项体检“五项流程”,从业人员通过“五项认证”,建立“五类档案”,才能取得“常山阿姨”证。此外充分发挥大数据和智慧管理功能,依托“常山阿姨家政服务系统”,形成二维码,创新建立“可查询、可追溯、可评价”的家政服务全闭环管理机制。目前,经过认证的“常山阿姨”就业率实现100%。
2.特色培训保障服务称心。以全省最高补助标准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优化培训模式,培训机构与知名家政企业合作,参与提供岗前培训以及就业指导,实行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今年来,整合培训资金300余万元,开设精品班25个,培训人员1270人次,培训补贴标准提高至2000元/人,育婴员每人发放补贴2000元。
3.权益保护促使干得安心。采用“政策+服务”的办法,充分保障阿姨权益。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常山保姆行业转型升级 全面打响“常山阿姨”品牌的实施意见》《常山县“常山阿姨”家政服务品牌管理规范》《关于推动“常山阿姨”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共计20余个。设立“常山阿姨办”副科级单位,专职从事“常山阿姨”权益的保护和品牌维护,开发商业保险、提供社保补贴,并开通维权服务专线,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跟踪服务。
二、打造线上线下平台,回流创业成趋势
1.升级孵化基地。为满足创客对优质环境和服务的需求,该县转型升级原大学生创业园,全新打造建成集办公、物流、仓储、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占地从2000平方米升级至20000平方米,成为市域范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创业基地。目前已入驻小米、悦音等企业41家,带动就业300余人,日订单量从2000多件增长到1万多件,快递价格从之前每公斤5元降至2元,园区预计年销售达5亿元。
2.推行直播带货。该县牢牢抓住“复工复产”的窗口期,瞄准直播带货的热度,通过举办首届“乡土直播员”交流活动、乡土直播大赛、全市“春暖花开 云游常山”网红直播大赛,成立村播学院、打造村播讲堂,实现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为农资。目前,常山已累计招募颁70余名“乡土直播员”,粉丝量超过600万,常山县村播基地获2020年省级示范性青创农场。如,该县青石镇农民张舍雨成,加入“乡土直播员”3天,粉丝量便从523人上涨至2351人,胡柚销售量从日均1000斤增加到14000斤。
3.发挥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基层示范带动效应,以创建高质量就业村为契机,推动村级创业服务能力提升,吸引一批典型创业实体,促进农民返乡创业。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每年召开创业创新大会,表彰农民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导师”等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带动,形成“雁归效应”。2020年该县共创建高质量就业村37个,新建创业就业优秀服务站4个;全县民宿由返乡创业者创办经营占比达50%以上。
三、打好服务“组合拳”,护航企业稳就业
1“云上招聘”扩大范围。创新推出全省首个县域“云招聘”智慧服务平台,突破企业线下招聘效率低、范围小的瓶颈,推进人社工作数字化转型。“云招聘”平台实现需求精准匹配,企业自动监测,分析实时产生,服务智能推送,形成互联网招聘“一盘棋”工作格局。平台自2020年8月份运行以来,入驻企业共162家,滚动提供岗位1298个,个人注册数1143人,办理入职 145人。
2.“共享用工”提高效率。为化解疫情期间劳动力供给端和需求端不平衡问题,创新推出“共享员工”模式,有富余员工企业、缺工企业和求职人员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调剂。建立“共享员工”工作群,每天掌握员工动态,为“共享员工”提供精细化服务。据统计,全县“共享员工”涉及工业企业8家、餐饮行业4家,“共享员工”人数高峰达346人次,“共享员工”抱团取暖,实现了稳就业、促用工双赢的效果。
2.“私人订制”实现共赢。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并实行“一企一策”,通过“一对一”“点对点”引导企业做好员工招引、员工分流等工作,全年帮助企业招工3200余人,其中企业急需技能人才445人。同时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带上企业需求赴古蔺县开展驻扎式招聘,全力助推古蔺建档立卡人员来常就业,实现脱贫奔康和企业用工共赢。今年来已帮助常山企业与古蔺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371人,来常山就业的有83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