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21-708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12-14
发布单位: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21-7081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1-12-14

  • 发布单位: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常山县实施共同富裕“八大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14 19:56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常山县聚焦村强民富目标,深入探索发展共同富裕有效模式。2020年,该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26县首位;农民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分别增长8.5%、14.9%,增幅均居全市第3,实现进位2名;城乡居民收入比1.74:1,为全市最小。行政村经营性总收入6000余万元,同比增长58.23%。

模式一:项目驱动型。全县实施全域土地整治项目11个,推动实现土地全域化、多元化增值。如同弓乡“八村联创”,通过流转、整治、开发闲置低效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8村均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村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万元。

模式二:山海联动型。依托“山海协作”,打破原有行政区域限制,发展“飞地”产业。如常山县94个经济薄弱村组团出资9300万元在慈溪入股共建产业园,截至2020年底,经营性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

模式三:产业推动型。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定制“产业发展20条”、土地流转等政策,扶持村集体发展“一村一品”支柱产业。如同弓乡同心村通过土地流转、村企合作,建设荷虾混养基地400亩,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个以上,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万元,同比增长333.3%。

模式四:龙头带动型。依托优势企业,活化特色资源,释放乡村振兴动力。如东案乡金源村引进腾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盘活村集体古民居及村民闲置空房,打造“现代旅游根据地”,树立乡旅造血新标杆。目前已改造闲置民居21幢。

模式五:公司撬动型。组建强村公司,整合乡贤、政策、资金等要素,通过公司化运作,提升村庄经营能力。如青石镇砚瓦山村成立市政园林公司,做大“石产业”,村集体增收突破百万大关。

模式六:光伏牵动型。以政府投资、村级筹资、委托运行等方式,整合资金1.7亿元,建设27兆瓦光伏小康项目,预计年发电收益1600万元,分予全县65个扶贫重点村和低收入农户。目前已建成18.83兆瓦,产生收益600万元。

模式七:抱团行动型。鼓励乡镇(街道)、村域内抱团发展经济。如金川街道与紫港街道、天马街道抱团成立厂房经营公司,筹集资金5580万元,购买工业厂房,并委托经营管理,每年收益400余万元,且每村享有8%固定分红,实现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

模式八:资源互动型。借助企业资源优势,通过互动共建,壮大村集体经济。如球川镇依托省供销社、兴合集团优势,共同打造蓝莓示范基地1200亩,涵盖6个村,通过公司化运营,每个村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