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2165835-019/2021-6454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1-26
发布单位: 县文广旅体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02165835-019/2021-6454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1-01-26

  • 发布单位:

    县文广旅体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常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1- 01- 26 14: 12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文旅市场经受了考验。按照省、市、县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部署和要求,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立足我县文广旅体市场实际,重点围绕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等执法工作,积极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同时也积极向上争取条线亮点工作,有效保证了文广旅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基本执法情况

2020年共出动检查执法人员124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381家次,其中网吧776家次,电子游戏33家次,歌舞娱乐场所342家次,印刷企业26家次,出版物经营单位67家次,电影放映场所14家次,不可移动文物60家次,广电、体育、旅行社、艺术品、艺术考级、文艺表演团体、网络文化等单位63家次。查缴非法出版物214册,取缔游商地摊1处,拆除非法地面接收设备31套,发放整改通知33份,立结案查处违法违规单位3家。报送省OA信息录用46篇。

2020年审批行政许可事项7件,针对办理程序相对复杂、手续相对繁琐的事项,推行政务服务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对于企业、群众申请办理的审批事项,不能当场办结的,办结后证照快递送达。按时完善事项动态化更新。积极推进“政企通”企业线上兑现工作,入库政策数13件,受惠群体74家,完成兑现金额1321.27万元。

二.重点工作回顾

(一)统筹好疫情防控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时间对全县18家网吧、9家娱乐场所、3家星级旅游饭店、9家3A级景区、14家旅行社、6家等级民宿开展摸排调查,及时叫停关停全县59家文旅企业,严防人群聚集,有效遏制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建立疫情防控巡查制度,每日开展场所关停情况检查,严查擅自营业行为,确保场所关停到位。

为了把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和要求落实到位,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群与文旅经营场所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向其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自身防控意识,促进他们自觉贯彻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共同打好“病毒防卫战”。同时做好经营业主的心理安抚和情绪疏导工作。因人员密集场所被列入负面清单,处于暂缓营业的状态,各场所经营者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及怨言,通过电话和微信回复的方式积极开展对业主的情绪安慰和疏导工作,希望各场所负责人能站在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考虑的高度,舍自身利益为大家,严格遵守政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根据人员情况和市场分布,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表,根据巡查要求严格落实巡查及应急工作。每天都有二人以上值班巡查,确保及时了解和处理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和举报情况,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文旅企业疫情防控的动态情况。

严查擅自营业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疫情期间接到3起群众举报,反映有网吧在擅自经营,局分管领导和执法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联系公安部门进行联合处置,立即责令关停,并对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

(二)当好企业复工复产幕后助手。3月中旬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形势逐渐向好,根据上级指示旅游、文化娱乐各类企业先后有序复工营业。提前制定了疫情期间文旅经营场所复工复产工作指南,有针对指导复工场所做好场所消毒通风相关制度、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消费者亮码测温登记、防疫物资准备等疫情防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三)加强文旅市场执法力度。以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城为主线,始终把网吧管理作为执法工作重中之重,要求其在营业期间安排人员加强对场所内外的巡查,特别要做好禁止接纳未成年人入内及对吸烟者的劝阻工作,倡导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保持环境规范、整洁。一是通过开展日常执法巡查,保证对全县文旅市场经营企业执法检查的全覆盖。二是强化特殊时期全员执法,疫情期间、两会期间、校园开学季以及“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保证每天有一组执法人员在市场上巡查,加大了对文旅市场特别是网吧、歌舞游艺娱乐场所、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三是与公安、消防、市监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前对全县文旅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1.开展文化市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文化市场执法检查中,始终把文化市场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环节抓好抓落实。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措施,重点检查各经营单位是否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经营,着重从消防器材配备、易燃易爆物品、场地安全管理、消防通道畅通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能够当场整改的隐患问题现场纠正,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保证问题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2.开展网吧整治规范专项行动。为规范网吧经营管理,提升网吧整体环境,整治网吧上网人员吸烟问题,执法队配合公安部门持续开展网吧治理(控烟)专项行动,整治网吧吸烟行为。

3.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检查。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检查是否提供含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曲目;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各项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消防设施设备使用情况、消防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设施、应急疏散标志是否能正常使用、从业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消防设施使用技能、安全巡查是否到位、是否接待未成年人。

4.开展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工作。以涉嫌违规网络音乐为重点,对辖区内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

5.配合县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及印刷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校园周边出版物及印刷企业市场秩序,打击各类非法出版印刷经营活动,将辖区内的校园周边作为重点监管区域,严厉打击游商地摊违规经营出版物、车载CD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整治,加大力度检查经营中小学生教材教辅的出版物经营单位。对查处发现的2家擅自从事出版物经营行为的商铺进行责令整改,并采取“回头看”的形式督查是否整改到位。

(五)“扫黄打非”工作。配合县“扫黄打非”办公室认真开展“护苗2020”、“净网2020”、“秋风2020”等五大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及非法出版物的零售;收缴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内容以及非法出版的少儿出版物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在特殊敏感时间节点,组织对出版物市场、演出市场、文化娱乐场所、宗教场所及周边进行集中检查。

1.对交办线索进行核查处理。根据县新闻出版局交办的联系单,分别对2家涉嫌擅自销售出版物的场所进行核查处理。

2.多次开展全县印刷复制业和出版物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开展出版物、印刷企业、物流、打字复印店专项检查,强化执法监管力度,落实印刷复制业和出版物市场疫情防控有关要求。

3.配合县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开展高速服务区非法出版物专项检查。根据省“扫黄打非”办文件要求,对辖区内高速服务区开展协查,核查是否设有“乐秀”汽车用品专营门店;门店内是否销售刻有“酷吧音乐车载专用版”USB闪存驱动器;涉及的门店是否系郑州景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代理点。

4.检查宗教非法出版物、宣扬自杀等不良内容的有害少儿出版物。

会同县委宣传部、市场监管、公安、民宗等部门,对全县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宗教场所开展了地毯式清查行动。同时加强对街区、旅游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城郊市场等部位的日常巡查力度。

(六)立案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今年共办结3起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件。

(七)落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根据县委编办指导下做好执法改革工作,包括执法队三定方案制定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等。

(八)“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

1.落实互联网+监管体系。切实落实上级关于政府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监管)要求,推进各项任务指标。监管事项认领率和实施清单编制率100%;监管事项覆盖工作共录入2600余条内容;监管行为覆盖率100%;双随机抽查引入信用评价,双随机事项覆盖率和抽查任务完成率100%已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机制;各项执法检查均使用“浙政钉·掌上执法”开展。利用“互联网+监管”实现执法行为智能化覆盖,努力使监管成本最低化、干扰最小化、效能最大化。

2.落实执法闭环。严格依照省业务部门制定的检查事项表单开展执法检查,规范执法,确保执法检查的效果和效率。所有执法检查均应用“掌上执法”系统,检查过程全程留痕,检查结果自动公开。发现违法线索可掌上立案,文化和旅游领域案件利用省文旅厅OA系统完成线上办理,如有体育案件则使用浙江省处罚办案系统录入案件,案件结案后自动推送至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依法公示。实现从举报、检查、办案、公示全流程闭环。

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着力提升监管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落实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机制和联合专项检查机制,目前已和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实现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进一扇门,查多项事”的“综合查一次”监管方式,努力解决多头执法、无人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不断提升执法权威性、公信力。

4.落实综合执法数字化平台使用。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监管智能化建设,已全面应用省文化市场数字化网络监管系统、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等集成式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平台,推行浙江省处罚办案系统,坚持数字赋能,实现数字化执法监督,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5.落实“信用+执法监管”应用。在双随机任务抽查时引入信用评价,提高失信企业抽取概率,降低或取消守信企业的抽取概率;企业违法行为与信用评级挂钩衔接,如受到行政处罚则会降低企业信用评级,实现对失信企业的精准监管,达到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效果。

6.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根据上级提高市场主体信用水平、营造优良信用环境要求,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建立失信主体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清单,全面动员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协助企业提出信用修复申请,核对企业材料,出具确认书,上报公共信用工作机构。两家企业成功申请信用修复。

(九)开展文物监察巡查工作。文保所、公共服务科、执法队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对全县文保单位实现检查全覆盖,特别是防汛期间,以各级文保单位为主,积极做好预防性的巡查工作。为有效抓好文物巡查和防范,执法队采取定期检查和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并按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有侧重地开展巡查,有力地保证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同时,将宣传文物法律法规,提高公民和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放在突出位置。

(十)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扫黑除恶和禁毒工作专项斗争。为扎实推进我县文化和旅游行业扫黑除恶和禁毒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行业乱象。重点清查歌舞娱乐场所、网吧、各旅行社、景区“黑导”等文旅市场欺行霸市、充当保护伞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横幅、微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切实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对扫黑除恶和禁毒工作专项斗争工作的认知度,在文化旅游领域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

(十一)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会同华数公司联合开展2020年度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集中开展线索排查工作,及时收缴、拆除辖区内“小耳朵”。今年共拆除辖区内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装置31套。

三.存在问题

主要问题:一是需要配备执法车辆;二是一线执法人员偏少;三是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仍有待提升,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线上文化市场监管面临新挑战,执法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2021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检查督导力度,不间断的巡查督查,切实以万全之策确保文旅市场的万无一失。二是加强沟通联系。强化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对接沟通,共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发动。继续通过微信、场所LED屏等形式加大对疫情防控的宣传,提高对疫情防控的警醒警觉。

(二)继续落实执法改革。根据上级改革意见要求,持续深化改革,落实执法改革任务,切实承担综合执法职责,进一步把领域融合、队伍融合、部门衔接等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到位。

(三)加强队伍和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以案施训等活动。熟练掌握文化、体育、旅游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政教育,做到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保持队伍纯洁性。

(四)推进数字化建设。根据上级要求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继续落实“互联网+监管”工作,应用统一执法监管和处罚办案系统,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转型。推进应用智能化执法监管设施设备,加快提升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预警能力,通过远程监控、在线监测等监管措施,加强非现场监管执法。继续推进使用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手段,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五)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按照上级的要求,继续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检查力度,采取高压态势,确保市场平安有序。

常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