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20-6286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2-18
发布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20-6286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0-02-18

  • 发布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2-18 09:25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9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以市委“3752”工作法为指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为抓手,锐意创新、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现向社会公布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项目谋划有点赞。积极响应全市“一盘棋”打造“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常山县计划三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3个,规划总投资263.45亿元。由我局谋划的“双柚合璧,农工互哺”百亿芳香产业项目,获全县项目谋划擂台赛第一名。

(二)产业转型有姿势。2018年度产季常山胡柚达12万吨,于今年4月下旬全部售罄,产地收购价格高达到4-5元/公斤,带动广大柚农增收约3亿元。产业转型效应显著,年劣质果收购消耗达1.5万吨。

(三)向上争取有增量。截止目前,已争取上级资金1.8863亿元,比2018年度增长183.6%。此外,光伏小康二期工程,通过竞价获得21兆瓦电价补贴,其中:国家能源局0.5元/千瓦,省发改委0.1元/千瓦。

(四)扶贫消薄有实招。创新“飞地”消薄模式,与慈溪市政府签订了《慈溪-常山山海协作“消薄飞地”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书》,通过“一供二代三保”模式,联合管理产业园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930万元,帮助我县1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薄,转“供血式”为“造血式”消薄。

(五)厕所革命有出彩。常山县被浙江省推荐为“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上报到农业农村部,经部级验收及公示,排名全国第二位。

(六)农地姓农有保障。排查“大棚房”问题10个,面积16.967亩,疑似“大棚房”另案处理问题30个,其他违规设施农业用地问题14个,全力配合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完成整治清理工作。

(七)农业执法有威力。铁腕开展渔业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87人次,立案查处渔政案件7起,收缴丝网、地笼网及电瓶等捕捞工具210余副,移送公安立案2起,其中:1起已经法院判决、1起正在办理中。打好非洲猪瘟保卫战,截至目前,查处非洲猪瘟系列案件30起,查获并无害化处理违规调运生猪299头,生猪产品8747.9公斤,共计罚款人民币152337元。

(八)改革创新有行动。编制完成《关于推进土地大流转推动产业大提升的若干意见》,改“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牵头制定《关于加快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改分散扶持为重点扶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民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改有土安置为无土、有土安置相结合。

二、重点工作

(一)打出产业升级组合拳。一是围绕胡柚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化,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在营销环节,依托县胡柚产业协会对接杭州,做好“进超入市”工作;依托爱佳果蔬公司,大力推进鲜果分选、冷藏等社会化服务项目进程。在研发环节,依托院地合作机制,开展胡柚新品种提纯复壮、胡柚降糖功效、抗炎药物研究开发等试验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配合市药检院采集胡柚青果样品,启动制定衢枳壳浙江省中药材标准。完成胡柚种苗繁育中心项目建设。二是围绕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加大土地流转服务力度。加快推进香柚、蓝莓、香榧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牵头起草《关于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统筹政策,扶大扶强。三是围绕民宿产业提升,强化政策引导,服务指导。村上酒舍二期、云湖仙境二期、彤弓山居、芳村古街民宿等在建民宿项目已全部完工。预计2019年度,全县农家乐接待游客将超500万人,收入3亿元。

(二)打好扶贫消薄攻坚战。一是扎实开展“千企结千村、消除薄弱村”活动。已有72家企业(单位)结对我县76个村,各类投资合计1.47亿元,已帮助落实到位4120.8多万元,全面消除了年收入10万元以下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确保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60%二是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统筹经济薄弱村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在慈溪市经济开发区组建“飞地”公司,获得可持续性经营收入,2019年度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20个以上。三是精准实施促农增收项目。第一批5466万元扶贫项目计划已全部下达,项目已开工8个,开工率75%。其中:光伏小康二期工程新增光伏发电站容量20.7兆瓦。

(三)打响农民集聚上楼发令枪。全面启动全县农民集聚工程,确保到2020年底,县乡两级集聚点新增集聚人口2.8万人。一是精选集聚点。以农民“搬得进、留得下、富得起”为安置导向,在全县共精选了6个区域条件较好、产业布局较为集中和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块作为集聚安置房的建设点。目前,6个安置区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全面摸底调查。以专班统筹、属地落实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民集聚意向调查工作。经统计,全县共有安置意向户4495户11687人,涉及宅基地面积209288.75平方米。三是严格审查制度。从快从严审查项目拆迁安置户资格,确定安置面积。截止目前,已完成选房签约84户,安置人口215人。

(四)打开农房风貌提升突破口。坚持将农房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来抓,打破村庄老旧格局,重构农民建房体系,推动村庄有机更新。一是拆除旧貌塑形象。聚焦“一户多宅”这一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对非法“一户多宅”、影响村容村貌的非法建筑、闲置生产性经营用房进行全面整治,还农村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已整治各类农房51690宗,整治面积236.2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整治清零。二是激活资源促转换。坚持拆后利用与复垦复绿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惠民利民相结合的理念,突出生态导向,拆出发展新空间。全县拆后利用面积合计177.06万平方米,利用率达58.8%。三是创新机制惠民众。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建立农民建房审批信息系统,把民情档案数据库、联合审查建房审批表、规划国土控制图全部纳入系统,农户建房审批时间从原来45天以上缩短至7天以内,提速84.4%,实现农民建房“一语统办”“一张表”审批。

(五)打扮慢城美丽大花园。一是精品村庄打造全力保障。以“标杆”意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4+3”实施村,确保点上出景,以“精品”理念建设2019年17个美丽乡村实施村。目前,7个重点村建设完成工程总量60%以上。二是厕所革命实现全域覆盖。小厕所,大民生。”将小厕所当大事情来办,全力抓好厕所革命“三百行动”(困难群众厕改率达到100%;农村A级以上公厕达到100座以上;农村旱厕拆除率达到100%)。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A级以上公厕128座;困难群众改厕率和农村旱厕拆除率均达100%三是垃圾分类实现全域深化。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分类收集定人、分类运输定车、分类处理定位”的处理机制,夯实农村垃圾治理基础。目前,已创建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30个、建成资源化利用点4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积73%以上,资源化利用率86%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四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域提标。本着“以建促管”原则,全面推进常山港沿岸实施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保护农村生态宜居环境,计划提标改造农村污水2099户。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工程总量80%五是万家灯火全线启动。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万家灯火工程)。通过乡镇(街道)申报、综合比对和实地查看,2019年共确定“万家灯火”实施村51个,惠及村民7万余人。截止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六)打磨绿色生态好底色。一是引导发展生态高效产业。推进省级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重点整治养殖污染、农业投入品污染和田园环境。已建成清新茶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五园”示范基地5个。加快推进2家省级美丽牧场、3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二是守护农村绿色发展空间。创新“精准施肥+政策激励”模式,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4万亩,测土配方推广面积29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创建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绿色防控推广应用面积12.5万亩。三是建设促产增效高标农田。2019年,保底建设高标准农田1.46万亩,力争突破1.5万亩。目前,建设任务已全部下达到位,并进入实施。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