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18-594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8-02-26
发布单位: 县农业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2200262440/2018-5945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18-02-26

  • 发布单位:

    县农业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常山县农业局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8-02-26 14:27

信息来源:局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县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一区两业”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县获评2017年度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全省农业展会工作先进集体、衢州市粮食生产先进县。“衢枳壳”成功纳入新“浙八味”。青石镇、球川镇分别被评为浙江衢枳壳之乡、浙江中药材之乡。球川镇红旗岗芙蓉旺胡柚基地被认定为第二批浙江省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森力灵芝种植示范基地、美柚衢枳壳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创建省级第一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2个、示范基地5个。县农业局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农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浙江省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绩效考核优胜单位。我县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产品“智慧监管APP”试点县、2017年度全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创建单位。

(一)抓转型、铸品牌,“两业”振兴稳中向好。一是胡柚产业提质增效。按照种植标准化、加工高端化、销售国际化要求,以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营销为重点,推进胡柚产业转型发展。2017年胡柚总产量10万吨,基地统货收购价3元/公斤以上,预计全年胡柚产值将达9.4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7亿元。实施胡柚产业转型提升工程,完成桔园流转面积4035亩、改造低产低效胡柚2887亩、推广优良品种2626亩、培育柑橘类家庭农场83家、胡柚大棚设施面积374亩。加快胡柚基地化建设,认定“常山胡柚优质果园”6家。规范“衢枳壳”药材生产,全县销售胡柚干片4800吨,平均收购价25元/公斤,带动农民增收1.6亿元。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成功开展胡柚生物医药研究,天子股份与可口可乐合作,推出美汁源“三重果粒橙”。常山胡柚被评为浙江省十佳柑桔,进入全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Tianzi天子”获得浙江省知名企业品牌。成功举办“2017中国·常山胡柚文化节”和常山胡柚微商大会,与布瑞克(农牧人)、叶氏水果、百果园等连锁超市签订购销协议,全面打开胡柚销售市场。二是食用菌产业多样化发展。首次成功试栽羊肚菌,亩鲜菇产量达100公斤,亩产值2.6万元,亩利润1.6万元以上。“常山猴头菇”证明商标注册顺利推进。在江苏常州、无锡主要酒店宣传推介常山猴头菇,成功试制猴头菇曲奇饼干、酥等高端产品。

(二)整建制、抓示范,“两美”建设稳中有亮。一是美丽牧场整县推进。整县制推进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新增省市级美丽生态牧场14个。“大公模式”被央视七套报道,并获原衢州市副市长朱建华批示肯定,生态循环牧业发展工作获孙景淼副省长批示肯定,全省动物卫生监督示范窗口创建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二是美丽农场特色鲜明。推进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新增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1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新增省级骨干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7家。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3个、全国农交会金奖1个、省农博会金奖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二维码追溯主体89家,农残快检主体41家,县级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64.95%。

(三)搭平台、引项目,“两区”发展稳中走快。高标准编制同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0.27万亩,推广再生稻2万亩。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3亿元,常山胡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获中央财政扶持资金3000万元,其中2017年度1250万元,青石特色农业强镇项目列入省“12188”工程。积极与省农业厅农机局对接联系,帮助锦禾农机插秧机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全市植保检疫及再生稻绿色防控现场会、全市农业“机器换人”暨柑桔转型农用无人机作业现场会、全市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赋权工作,顺利通过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专项质检。启动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行动,128个薄弱村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108个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