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常山 >> 千年古县
常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旧宅

发布时间: 2012- 06- 14 16: 21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徐氏旧宅,俗称“三十六天井”,清末民初建筑。坐落在球川镇球川村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主要由台门、前后庭院、前中后三进、厢房、偏房及天井等六大部分组成,正门上方嵌有淑气腾辉青石牌匾,各进明间两缝均抬梁式梁架,次间、稍间、尽间均为穿斗式,椽下铺望板,木构件刻饰狮、鹿、花卉等,柱础有八角刻花形、瓜瓣刻花形和鼓形三式,下垫覆盆。偏房纵向排列。硬山顶。该建筑主要特色:

一、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三十六天井占地约3200平方米,它的主体建筑由前中后三进及台门、前后庭院、厢房、偏房、天井等组成,室内共有柱子四百余根,房间百余间,且室内各进与厢房、偏房、庭院之间均有通廊贯穿。

二、天井众多,构思奇特。该建筑因室内外建有通风、防火、畅水、采光用的大小天井36个而远近闻名,一栋建筑内有如此多的天井结构,这在浙西乃至我省境内也极为少见。

三、砖雕木刻,工艺精细。室内外斗拱、梁枋、门窗、牛腿、雀替及柱础等砖、石、木构件上装饰的人物、山水、花卉、动物等图案均巧构细镂,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独具匠心和高超技艺。

四、勤劳创业,巾帼可敬。据现球川徐氏后裔徐国良先生介绍说:当时该民居由当地一詹家寡妇带领其两个儿子起基兴建,在中途转卖给当地徐氏家族(徐东生、徐利生、徐桂生、徐喜生四兄弟)继建期间,徐氏兄弟中的大哥也因病去世,其妻继承夫业,以主人的身份与三个小叔一起,共同完成了这一规模宏大的建房工程。现在正门槛墙青石碑上所刻的淑气腾辉四字,也许是对当时参与建房的两位女主人的褒奖,体现了当时中国妇女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美德,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五、日军侵华,铁的罪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日本侵略我国时,在常山的一小股日军因怀疑该房内有国民党军队住扎在里面,于是炮轰该房,至使该房前进正门槛墙西侧墙角被炮弹击中,倒塌面积约20平方米,这是日军侵华时留下的罪证。在新中国的今天,对于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处难得的活教材。

总之,“三十六天井”无论从建筑风格、规模、还是艺术上,都不失为古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也是我们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难得的实物史料。

2001420,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316,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