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常山 >> 千年古县
常山历史概况

发布时间: 2012- 03- 27 10: 02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在五六千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天马镇新建行政村洞口自然村旁之禹迹洞,相传为大禹治水遗迹。据明万历十三年《常山县志》载,洞旁原有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李阳冰之“禹?洞”篆额,及五代后唐长兴(930~933)衢州剌史陆仁灿石刻,记载着当地民间流传的大禹治水之“故老言”,是境内先民(史称姑越氏族)于公元前21世纪战天斗地、改造生存条件的佐证。
    西周晚期,常山属姑蔑地区。约于公元前472年,姑蔑国被越国吞并,常山属越西鄙地区。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姑蔑属于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属太末县。东汉初平三年(192)为新安县地。建安二十三年(218),分新安县置定阳县,为常山建县之始,属扬州剌史部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定阳县隶东阳郡。此后,历三国、西晋及南北朝之宋、齐、梁、陈,直至隋初约390年间,虽朝代频繁更替,而定阳县建制未变。隋大业三年(607),定阳县并入信安(原新安)县(《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定阳县。八年,定阳县复并入信安县。咸亨五年(674)分信安原定阳县地置常山县(新旧唐书均谓咸亨五年,《元和郡县志》作咸亨三年)。垂拱二年(686),常山隶江南道衢州。证圣元年(695),割常山西南部及须江(今江山)、弋阳(属江西饶州)各一部置玉山县。乾元元年(758),常山划属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未久,因地远复隶衢州。此后,历一千三百余年,常山县建置及县名便稳定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