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10/2024-8648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8-07 | |
发布单位: | 常山县司法局 | 有效性: |
02165835-010/2024-86486
主动公开
2024-08-07
常山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08-07 18:44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上半年,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忠诚履行司法行政机关推进法治建设的职责使命,为奋力打造“浙西第一门户”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强化政治统领法治引领,全面依法治县机制日益健全。一是深学笃行更加扎实。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2024年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并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的首要事项,共开展县委理论中心组学法2次,常务会议学法3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传活动386场次,辐射群众达4.76万人。二是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夯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工作职责,推动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述法工作全覆盖,639名县管以上领导干部完成年度述法,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专题述法。常态化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飞行”抽测,已组织6批次660人参加。三是统筹推进更加全面。组织召开十四届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总结回顾上年度法治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法治常山建设重点工作,审议法治建设重要文件方案。完成制定22项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实现法治常山建设有重点、有方向、有路径。
(二)坚持强化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健全法治源头保障。不断强化司法前置,建立“法律顾问+司法局审查人员”双重审查机制,主动靠前做好集体土地征收选房、龙潭水库开发项目、开发区招商引资等涉法事项审查工作,全力保障县域重点涉法事务合法合规,共审查政府常务会、办公会议题30份,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5份,参与项目政策讨论会议20次,提供意见建议305条。谋划上线法审应用,对政府涉法事项和部门备案事项开展线上审查,已完成搭建应用基本架构。标准化运行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出台运行实施方案,组建县级法审团队,为县域内乡镇(街道)提供协审指导,已报请任命法治审查员15名,共开展合法性审查85件,备案22件,中心协审3件。开展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清理和近三年决策文件档案整理工作,整改问题200余个。二是狠抓执法监督协调。先后组织召开案卷整改规范推进会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例会,加强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法治督察,共督察6个部门反馈需整改问题30余个。开展“四类案卷”评查整改工作,启动集中交叉评查,实行整改情况一天一通报。截止目前,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完成率达86.7%,问题整改率达37.1%;行政复议案卷自查完成率达56.2%,问题整改率达60.2%。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共发现公示错误信息1200余条,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6份。不断提高“关键少数”依法行政能力,共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3次,参训人员236人。三是深化复议应诉攻坚。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闭环工作机制,实现出庭应诉率达100%,相关案例入选《浙江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典型案例汇编》。加强行政败诉风险案件化解力度,落实领导包案化解机制,实行动态亮灯风险预警,印发行政败诉典型案例,共有败诉风险案件10件,通过领导包案化解3件。举行首批行政复议员集中任命和宣誓仪式,共任命行政复议员6名,配备辅助人员2名。强化行政复议,提前介入发现行政机关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或者不作为等情形,制发风险提示函5份,化解行政复议案件33件。
(三)坚持强化助企惠民服务效能,护航发展大局全局作用愈加凸显。一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实体运行营商法治服务专区,整合进驻24项“基本+增值”涉企服务事项,共办理涉企案件15件,提供法律服务指引80余次,其中“民商事纠纷预防化解兜底服务机制”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推广,系全市唯一。落地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服务场景,成功入选全省“一件事”改革先行先试清单。联合法院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点,共选聘法治观察员20名。实施企业“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在全县重点规上企业共培育219人,获得司法部普治局副局长杨金宇高度肯定。探索拓展涉外法治服务,谋划项目《建设营商法治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涉外法治需求》成功中榜全省涉外法治“揭榜挂帅”项目。深入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共为企业解决法律问题70余个,防范化解法律风险40余次,提供专业法律意见80余条。二是全民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实施开展“一句话普法”活动,收集县级各部门、社会各界重点法律法规和热点事件,归纳形成“一句话普法”金句,线上线下共推送20期,辐射群众1.2万人。推进常山国际研学基地法治研学中心建设,完成打造“法治+家文化”五治融合基层治理展示馆、“三衢道中”法治素养观测点、“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等阵地,建设成果经省政协来常开展“送法律下乡”活动时予以高度肯定。压实普法责任,大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共面向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从业人员等重点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187场,覆盖人群超13.6万人。三是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构建“1+14+n”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7×24”小时服务机制,共完成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点位247个,提供法律咨询1186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3件。开展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打造“调解+仲裁+法援”服务链,加快农民工讨薪案件办理进程,期间共提供法律咨询550人次,帮助8人成功讨薪,金额达3.08万元。开展公证服务入社区活动,共为19名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合计减免公证费用5100元。推动“公证+不动产登记”继承服务,免费办理房产继承公证50余件,减免公证费用20余万元。
(四)坚持强化风险防范能力水平,全力助推平安常山建设提质增效。一是纠纷化解质效稳步提升。谋划搭建“54321”大调解工作体系,推动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共调解矛盾纠纷5814件,调解成功率达99.88%,涉及金额共11363.88万元,衢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杜兴林和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永明均对常山县人民调解工作作出批示肯定。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共编制典型释法案例4起,摸排化解涉重点人员重大矛盾纠纷2件。深化与玉山县司法局合作,联发《关于规范“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调解边际纠纷30余件,跨省联调工作成功纳入省司法厅改革项目库。开展调解员分级分类培训,共组织业务培训5次,参训200余人。二是社区矫正工作稳扎稳打。谋划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帮扶平台,通过平台定期推送就业信息,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需求和岗位供给自动精准匹配。完成建立全省首个跨省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被省厅获评为全省“清廉矫正教育基地”。打造“信用+社矫”融合模式,实行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加强社矫对象分层分类教育,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劳泓对常山县构建“精准矫正”体系提升社区矫正质效做法作出批示肯定。三是重点人员帮教稳妥有效。承办2024年“QNS”重点人员法制教育学习班,切实有效打击和遏制其组织活动。强化所地合作,联合十里坪强制戒毒所针对重点社矫对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次。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对象核查衔接、必接必送等工作,新接收刑满释放人员211名,6名重点对象落实100%必接必送,目前全县共有刑满释放人员1211人(重点安置帮教对象45人)。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思路
(一)聚焦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不断擦亮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名片。重点推进、配合做好7月份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任务,协调各责任部门攻坚访谈座谈环节、完善实地检查场所、做好案卷整改工作、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为衢州争创“国字号”荣誉贡献常山力量。深化“一句话普法”金句影响力,通过大数据精准普法应用推送、编制“一句话普法”金句手册、设计法治宣传产品等形式,携手县内央、国企推进普法工作,实现依托普法“小载体”传递法治“大能量”。健全完善法治建设考评体系,制定《2024年法治常山考核评价细则》,形成更为科学的量化评分指标。开展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提升宣传行动,力争2024年满意度排名实现新的突破进位。加强培育法治政府建设标志性成果,力争获评1个以上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
(二)聚焦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不断提升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构建“4+1”司法前置审查模式,在浙政钉协同办公系统上线“司法审查应用”程序,配备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学习培训三大板块,在8月底前实现日常政府涉法事项审查和部门事项备案环节基本覆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形成项目类重大行政决策审查操作指引、流程图和典型案例手册。建立“司法局+法律顾问+职能部门”工作模式,成立法律服务专班,在决策事项启动环节、文件制定过程中、协议磋商阶段提前介入,推动事后法律救济向事前风险防控转化。加大败诉风险案件化解力度,密切关注全县行政诉讼案件情况,推动涉案责任单位全力化解。建立协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机制,明确法、检、司三家共同推进化解工作的案件范围,组建化解工作专项组,专人负责案件引导、登记、流转、协调、处理等工作,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达60%以上,案结事了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突出问题逐项销号、深改彻改。
(三)聚焦守住守牢安全发展防线,不断维护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54321”大调解体系建设,实体运作常山县人民调解协会,设置调解“基金池,建立“点单”“派单”“揭榜抢单”制度,实行调解员积分制考核,开展矛盾纠纷跨乡跨县、跨省“三跨”调解,实现调解工作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改革。紧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保维稳重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重点人员监管,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开展社区矫正精准教育帮扶,完成开发社区矫正精准帮扶一件事平台,实现教育帮扶就业“一键直达”。发挥跨省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全县社矫对象实地开展活动,不断强化其身份意识。开展司法所分类规范提升行动,力争创建达标一类司法所2家,二类司法所2家,三类司法所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