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165835-061/2021-706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12-08 | |
发布单位: | 紫港街道 | 有效性: |
02165835-061/2021-70645
主动公开
2021-12-08
紫港街道
发布时间:2021-12-08 11:15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紫港街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按照“强发展、求突破、勇争先”总要求,围绕“魅力城东、潮头紫港”发展定位,以“城市化、数字化、未来化”为导向,以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发扬“吃得起苦、受得住气、扛得住压、闯得了关”的紫港精神,努力把紫港街道建设成为山水公园城市风貌展示区。
(一)党建引领,严抓队伍建设,激发干部新活力
一是压实责任,树立干事导向。针对新上任的一肩挑人选8名,其中3人无治村经验的问题,实施“头雁齐飞计划”,打好“周学习、月清单、双月擂台”组合拳,把责任和压力直接传导到“头雁”身上,激发干事责任心。二是争先考评,强化队伍建设。制定《狮子口片区征收党员争先考评办法》,设置争先指数、服务指数,红线指数。同时街道纪工委及时介入,先后对6名涉及征收的党员进行约谈,仅3天时间,涉及狮子口片区征收的26名党员全部完成签约。三是多样形式,深化开展“三服务”。扎实开展“一十百千”行动,通过抓住一条主线、培育十名头雁、开展百场宣讲、办好千件实事等活动,在传承红色精神中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累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00余次,受教人次达3000余人次,开展专题宣讲100场,为群众、企业解决问题350余件。四是常态监督,营造清正氛围。通过警示+教育的方式,构建合字型体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今年以来共办理案件9件,其中自办案件3件,给予9名党员纪律处分,其中党纪重处分2人、党纪轻处分7人。受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6件,办结5件。
(二)项目为要,盯牢重点难点,展现紫港新速度
一是瓦窑基区块首战告捷。落实“一对一”包户制,集结“1+2+N”攻坚小队进网入户,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逐户分析研判每个征迁户的思想动态,集中商讨解决疑难问题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截至1月17日历时三年的瓦窑基征收工作圆满画上句号。二是狮子口片区强势推进。60余名街道干部下沉到征收网格,为被征收群众讲政策、算明账、解难题。60天完成国有土地187户房屋征收签约、腾空工作;15天完成集体土地189户房屋征收签约工作,30天完成腾空验收,完成集体土地195幢,7.5万平方米的房屋拆除工作。全力做好区块土地征收、坟墓迁移工作,10月下旬安置区地块进场施工,11月底定阳北路延伸线即将开工。三是常山港治理快速收官。街村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征收。实行挂图作战,逐一击破,9月14日,历时10天时间完成48户签约工作。9月29日,实现房屋腾空率达100%,比预定时间提前6天。预计11月底完成。四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明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队人马”的保障机制,集中优势力量,全力破解重点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难题。完成狮东村高速公路红线外房屋拆除以及320红线外房屋征收工作,全力突破048省道遗留房屋征收工作。
(三)城乡融合,紧扣共同富裕,提升生活新品质。
一是未来社区形象初现。坚持城市、乡村同步发力,启动文昌未来社区、渣濑湾未来乡村打造工作。围绕打造常山县首个融衢接杭未来社区典范目标,推进文昌未来社区建设,建设胡柚文化特色新中式邻里中心综合体,整合提升创新创业、文化体育、邻里交往、医疗健康、数字化服务等功能。围绕“诗情花意漫生活”、“微改造、精提升”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渣濑湾未来乡村“十大场景”,完成杨万里主题公园建设,启动了“渣濑湾现代旅游根据地”建设项目,对农户100多间闲置农房集中打造,发展特色民宿,打响“诗画漫居”品牌。二是村集体收入增长明显。积极实践“村村抱团、联合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由7个村联合成立常山众联保洁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全面挖掘村级可利用资源,不断拓宽增收途径,截至目前,10个村经营性收入均实现20万以上,其中3个村超50万,1个村达百万以上,总体经营性收入较去年增长64.94%。三是美丽常山建设不断优化。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目标,实施“紫港街道文明素养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美丽单位创建、村庄环境整治、有礼村社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文明有礼新风,推动辖区“有礼指数”显著提升。持续深化农房整治“回头看”工作,采取“村自查+街道督查”、“干部联格+党员联户”的形式推进农房整治“撒网式”铺开,做到立查立改、即拆即清。四是美丽乡村项目稳步实施。今年,狮东村、渣濑湾村被列入美丽乡村实施村。结合村庄实际,两个村主要实施了庭院改造提升、道路改造以及农房拆后利用项目,总计投资约200万元,10月底全面完工。同时大弄口村诗画风光带建设项目也全面完成。
(四)数字赋能,落实三治融合,实现治理新模式
一是“智控+人防”,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利用电子屏、慢城通、浙政钉、朋友圈等多渠道,营造浓厚的疫情防控氛围。通过平台下发+网格走访、扫码+询问等方式,全力做好重点人员摸排工作,保证不漏一户、不丢一人。压实网格责任,多方衔接资源,优化接种流程,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全程高效有序、扩面推进。二是“属地+联合”,执法力度愈发凸显。加快“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组建运行,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方法,落实属地责任,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目前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48起,其中市容类34件,违建类11件,无照经营2件,犬类1件,处罚金额达16400元。三是“用情+依法”,全面化解矛盾纠纷。组建“老娘舅”矛盾调解服务队,主动参与项目征收、村社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调解当中,用心用情开展矛盾调解服务。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0多个。今年,街道共涉及行政诉讼案件6个,均未发生败诉情况,并成功化解1起诉讼败诉风险案件。四是“线上+线下”,实现邻礼智慧服务。以“智慧养老”为抓手,依托“常山孝眼”“邻里通”平台,实现“报事求助秒回、线上点单秒接、线下服务即到”的智能化、便捷化、评价式养老服务,受央视点赞关注。截至目前,共计完成老年人各类服务660次,其中包含助餐类86次、助洁类103次、生活照料类115次、助医类180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