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2165835-025/2020-620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10-14
发布单位: 县统计局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02165835-025/2020-6205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0-10-14

  • 发布单位:

    县统计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坚定信心 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0-10-14 10:46

信息来源:常山县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常山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在经历一季度的短暂“刹车”后,二季度迈入稳步复苏通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但整体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常态,经济继续面临多重压力。

一、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呈现七大特点

1.经济总体企稳向好。一季度,全县经济受疫情影响,下行明显。疫情防控初见成效后,及时按下了经济社会发展“重启键”,复工复产扎实推进,特别是进入二季度,全县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1-6月,我县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下降0.7%、0.5%和2.9%,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6.7、10.7和1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总额增速转负为正,分别增长2.6%和3.0%,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6.7和33.3个百分点。

2.争先创优实现进位。6月份,常山县MEI指数得分92.17分,比上月提高2.98分;在9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34,比上月进位1名,属于“优”等区间,在全市排名第2,比上月进位1名。目标完成度指标得分66.36分,排名全市第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全市第2,外贸出口总额排名全市第4。

3.三大产业逐步恢复。1-6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5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当季实现增加值39.0亿元,实现正增长,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1.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7.1亿元,下降2.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转负为正,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3亿元,增长0.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

4.三驾马车开始发力。一是投资活动稳步复苏,重点领域投资向好。1-6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分别增长27.8%和24.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4.7和13.7个百分点。二是市场消费逐步回暖,部分商品较快增长。1-6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亿元,下降2.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9个百分点。同时,促消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部分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日用品类增长10.7%。三是出口形势逐步好转,对外贸易逆势上扬。根据海关统计,1-6月全县累计出口7.1亿元,增长3.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3.3个百分点。

5.三大收入有所增长。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6月,全县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9个百分点。二是城乡收入增速回升。1-6月,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216元和11590元,分别增长2.6%和3.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2和2.8个百分点。

6.要素支撑持续增强。一是金融形势稳定。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1.3亿元,同比增长12.3%;人民币贷款余额222.9亿元,增长21.6%。二是科创支撑显现。1-6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1.1亿元,增长80.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0%,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三是用电情况好转。1-6月,全县全社会用电量7.4亿千瓦时,下降3.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

7.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一是先进产能加快发展。1-6月,全县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排名全市第1。二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上工业中,新产品产值19.8亿元,增长28.1%,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产值3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疫情也重塑了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刺激了一些新兴行业逆势兴起,我县直播电商“全面上位”,网红城打造也在迅速成型。

2020年1-6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本月止累计

累计同比±%

全市排名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

68.5

-0.7

4

第一产业增加值

3.1

1.0

2

第二产业增加值

27.1

-2.5

3

其中:工业增加值

21.6

0

4

第三产业增加值

38.3

0.7

4

二、固定资产投资额

——

2.6

4

民间项目投资

——

-5.1

4

交通投资

——

27.8

3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

24.0

1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17.7

4

制造业投资

——

-1.3

5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1

-2.9

2

四、财政总收入

11.2

4.6

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7.0

11.7

1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8.6

6.7

3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21216

2.6

5

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11590

3.6

5

二、下半年经济持续回升面临多重压力

(一)从产业看,三次产业各有短板

1.生猪生产回升势头弱。一方面,前一阶段生猪保供采取的措施正在发挥效用,受疫情影响的生猪产能正在逐渐恢复;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洪涝灾害对生猪产能的影响,使得生猪生产回升势头有所减弱。据统计,1-6月全县生猪出栏数同比下降58.4%,生猪可比价产值下降22.5%,导致全县牧业产值下降10.0%。

2.规上工业增长压力大。1-6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同比下降0.5%,仍然处于下降状态。一是水泥市场需求萎缩。6月以来雨水天气较多,工地施工进度减缓,水泥市场需求萎缩,水泥价格和产量均有所下滑。据统计,6月水泥平均价格为320元/吨左右,环比下降10%左右;水泥产量为50.8万吨,环比下降16.3%。二是能耗形势较为严峻。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2.3%,能耗压力加大,将对下半年水泥、轴承等高能耗产业的产能发挥有所影响。三是生产下降企业居多。1-6月,全县12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除去6家关停企业,剩下的114家企业中,产值下降的有66家,占比达57.9%;其中下降50%以上的有11家。同时,上半年我县未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

3.建筑业产值下降较快。1-6月,全县建筑业产值下降16.8%,其中省内产值下降15.8%;46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中有18家处于负增长状态,其中下降50%以上的有7家。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复工后项目进度延缓,建筑业产值下滑。另一方面,本地的建筑业企业普遍资质低规模小(本地建筑业企业中,一级企业只有2家。而12家外地企业有5家一级资质,1家是特级资质),本地企业竞争力降低,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削弱。

4.服务业部分行业恢复慢。一是零售业中电商零售较为薄弱。从6月数据看,7家电商企业销售额下降27.3%,拉低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5.9个百分点。二是住宿餐饮业恢复较慢。疫情后住餐行业一直未恢复到之前的经营水平,1-6月全县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36.9%和15.8%。住宿业方面,目前我县限上住宿业企业只有4家,其中停业的国际大酒店拉低1-6月限上住宿业销售额26.2个百分点左右。餐饮业方面,上半年各类旅行社团队游几乎为0,住餐行业少了稳定的大客户来源;各类宴席未完全恢复,与同期相比减少约70%的客流,影响了餐饮收入增长。三是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扩大。1-5月我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3.2%,降幅比1-4月扩大3.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大企业影响较大,众卡和众创这2家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85%,1-5月这两家企业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14.9%,拉低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个百分点。

(二)从企业看,经营面临多重困难

1.市场不容乐观。一是轴承业发展后劲不足。据调查,受国外疫情影响,轴承业后续订单严重不足,半数以上的企业订单开始缩减,特别是皮尔轴承、双明轴承、四通轴承等重点企业的产值已开始下滑;6月当月轴承产值为1.1亿元,环比下降15.4%,预计7月份产值将进一步下滑。二是多数企业出口形势堪忧。全县67家出口实绩企业中,有34家企业呈现负增长,分产业来看,轴承、纺织、化工等行业出口情况皆不理想。

2.亏损情况严峻。从工业看,1-6月全县114家正常生产的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49家,亏损面达到43.0%;主导行业中造纸业、纺织业、化工业利润降幅较大,分别下降563.8%、178.6%和24.2%。从服务业看,全县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亏损企业9家,亏损面达到42.9%,较上年扩大9.6个百分点。

(三)从横向看,县市差距仍需追赶

1.经济上行势头偏弱。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我县规上工业生产回升势头偏弱,6月当月产值增速分别低于柯城区、龙游县和江山市6.7、5.6和4.5个百分点。消费回升力度偏弱,批零住餐四个行业中,除了批发业,其他三个行业的销售额和营业额二季度当季增速均在全市排名落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降幅全市最大,1-5月我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低于江山市、开化县、龙游县、柯城区和衢江区54.2、22.9、21.1、18.2和2.8个百分点。

2.新增增量比较薄弱。据统计,我县上半年新增“四上企业”9家,与柯城区并列在全市排名第3,分别少于龙游县和衢江区6家和4家,并没有什么优势。其中规上工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为零。

(四)从投资看,后续增长比较乏力

1.在库大项目少。1-6月我县在库项目共266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85个,仅占32.0%。                      

2.6月当月入库数量少。1-6月我县共入库项目66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4个。6月份当月入库项目仅8个,且都为5000万以下项目。

3.在库项目接续不足。我县在库项目已投产54个。未投产的212个项目中,零申报项目28个,本年完成投资低于100万的项目19个,其中低于50万项目11个。                                                

4.凭证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要求5000万元以上项目只要当年出数,必须上传相应的凭证支撑,但部分项目凭证没有按要求制作,甚至有不上传本年凭证的现象,亟需改进。

三、以务实举措激活发展动力

1.保优势。一是保重点领域投资优势。一方面,要全力做好“双招双引”工作,紧盯招商引资不放松,结合常山的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引进轴承、新材料等符合我县产业发展导向的招商引资项目。另一方面,要紧盯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等快速增长的投资领域,确保现有增长优势不退后。二是保规下工业增长优势。要重点关注仓谷医疗、溢洋装饰材料等快速增长的规下工业企业,适当弥补规上工业增长压力大的现状。三是保房地产增长优势。下半年巨泰房地产尚有8万平方米网签商品房销售面积未上报,要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房地产新项目开工入库,提高房地产投资增速,推动商品房销售工作。

2.盯重点。要紧盯GDP重点不放松。工业方面,既要推进哲丰、皮尔、先导、紫晶、常林等重点企业有效产能释放;也要持续推进亩均效益、差别电价等措施,倒逼金属加工、冷柜制造等行业规范统计数据上报。批零住餐方面,既要重点关注永常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艾佳果蔬、维和医药和妙香苑医药公司、百合大酒店、柏丽酒店、良友酒家等体量大,拉动作用大的企业;也要做好“夜间经济”、促消费专项政策的落实工作,鼓励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带动消费。规上服务业方面,要重点关注2019年小升规的鑫民人力资源,该企业业务范围辐射长三角多地,目前还在高速发展期,1-6月营业收入增长101.2%。

3.找增量。一是找企业增量。要紧盯各责任部门目前梳理的潜力新增企业,做好后续培育工作。二是找项目增量。要重点关注同弓富强万头猪场改扩建项目、向前新材料高端铝型材料制品项目、哲丰新材料环保型装饰材料项目、森智源乳胶枕生产线项目等农业和工业重点项目,促其尽快达产达效,尽快形成新增长点,推动生猪产能全面恢复,实现工业经济较快回升。

4.强服务。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组团联企等“三服务”活动全力帮扶企业,密切关注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出口变动情况,重点关注、防范、解决企业“产供销”脱节问题,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县企业能够正常运转、运营。